属猪的朋友,按推演来看,最近这几天是你近期很关键的时段,不算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好、防好两件事,后面的日子能顺不少。都是实在话,一听就懂。1. 机会...
2025-10-07 0
9月29日
“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
在新加坡隆重开幕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一衣带水、交往源远流长。
明末清初以来,许多来自广东特别是潮汕的民众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带来了中华文化和技术,也播下了中新友好的种子。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加坡建国60周年,也是中新建交35周年。在历史上海外侨批局最多的城市——“狮城”新加坡举办侨批展,以“海邦剩馥”连结华侨华人血脉亲情、印证两国文明互鉴共生,通过民间友谊助力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01
时隔两年
汕头再次组团来到新加坡
原定天猛公艺术馆五天的展期延至周末,方便学生参观。“因为新加坡本地媒体做了报道,太多人来电咨询预约。”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短短一周,天猛公艺术馆接待了超1000人,加上参加驻新加坡使馆国庆招待会人数,近2000名新加坡民众观看了此次侨批展。
许多重磅来宾参观该展。10月4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夫人珍一藤木专程莅临参观,还带了十多位中学生,熟悉潮汕文化的总统夫人亲自给他们讲侨批故事,还与他们一起探讨分享观后感。
02 汕头搬出“家底”
华侨“加盟”展览
此次侨批展分为“过番出海”“他乡明月”“以纸做舟”“跨海信义”“潮韵悠长”五个篇章。新加坡天猛公艺术馆的展线从户外到室内约80米,占地近400平方米。
此次展陈是近年来侨批展东南亚行这几站中资料最丰富、展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主办方从侨批文物馆馆藏的数万件新加坡侨批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60件制作成1:1仿真件,带到新加坡展出,又在其中特别挑选不同批封、不同地址的35件在驻新加坡使馆国庆招待会上展示。
“可以拿起来仔细端详,更可以近距离看到侨批上的字迹、印章,就像看到当年过番打拼的艰辛、寄批养家的担当、挨家送批的诚信,这一幕幕感人场景。”祖籍澄海的新加坡潮州总会秘书林泳絮带着儿子一起来,让年轻人通过看展了解更多家乡文化。
更特别的是——汕头掏出“家底”,新加坡画家、天猛公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陈克湛先生也掏出“家底”,提供了许多与侨批相关的老物件,像印章、牌匾、批信、名人作品等。“我们非常支持汕头来新加坡办侨批展,我们家族和侨批也很有渊源,收藏了很多侨批及相关的物品,这次也配合这个展一起拿出来作展示。”
其中有一副和庵先生书写的对联“批信字字连血脉,故土声声唤游魂”,让不少参观者驻足,大家表示看了之后会起“鸡皮疙瘩”,对侨批的意义“恍然大悟”。陈克湛先生表示将这幅珍品赠送汕头侨批文物馆收藏。
03 文创带出海
商机引进来
以展为桥,以展搭台。除了侨批展品,潮剧、英歌舞、潮汕粿品、潮式月饼等非遗文创和玩具、服装两大特色产业也跟着一起出海,无论是天猛公艺术馆的主展还是国庆招待会的展区,澄海玩具积木、番客水布、龙鳞装画册《潮剧衣箱》、英歌舞机器人、吉祥粿品都是极具仪式感的存在。
前100位观展嘉宾,还能领取“吉祥如意”福袋盲盒,里面或有最新出版的侨批书籍,或者是水布、冰箱贴,又或者是澄海玩具积木,各不相同。
这些小礼品“抛砖”,引起了不少新加坡客商关注,有预订购买粿品,也有对接合作订单,更有不少人对英歌舞机器人感兴趣,想到汕头看一看工厂,与工程师进一步交流。
中秋佳节至,主办方还特意带来了以“老香黄、老药桔、老陈皮、老黄皮”四种潮汕传统凉果入馅的潮式月饼,祝福万家团圆、两国情长。
百年朥饼的酥香和“四老”凉果的醇厚碰撞出新故事、新口味,化作一张承载潮汕文化的“舌尖名片”,让观展嘉宾通过潮汕味道触及历史文脉、感受侨乡情怀。
04 新加坡大学生全程讲解
“血浓于水”这一刻具象化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社科大学、义安理工学院等大学生都兴致勃勃前来观展,他们可不只是当观众,当中还不少人主动报名担任讲解员,和大家分享侨批文化和华侨故事。
侨批展揭幕式当天,新加坡大学生黄炜婷带领着主宾们观看展览,并作详细介绍,虽然中文表达不算太流畅,但对侨批历史和重要故事都能讲得十分清晰。
“一听到有这个机会,我马上就报名,提前学习侨批资料,反复排练,做好讲解准备。通过轻轻的一封侨批,我了解到沉甸甸的历史。侨批展中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看到当年潮汕先辈们是怎样地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他们勇于拼搏、仁义孝悌、守信重诺的精神,正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学习、传承和发扬的。我希望能学习更多中文知识,成为中国、新加坡两国友谊使者,将侨批故事分享给家人、新加坡同学和朋友,让他们通过了解侨批,从而了解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位参与讲解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大三学生则将侨批作为研究课题:“在这次侨批展上第一次看到规模这么大、展示这么完整的侨批资料,还有主办方专门从汕头带来的60封新加坡侨批资料,听说这些都将留在新加坡,太好了!接下来我们在侨批历史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方面的研究有了更多实物资料可以参考,太开心了,感谢汕头!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到中国,到汕头侨批文物馆学习参观。”
侨批虽轻,情谊最重。面对这些来自家乡的物件,潮籍侨胞触动不已。
一位来自马来西亚新山的老华侨专程前来观展后,十分激动,向主办方发信表示:“拜读侨批策展观,心头颤抖泪纵横;午夜难眠泪湿枕,潮汕故事动地天。”
潮州八邑会馆会长、潮商总会会长吴木兴先生说:“这个展勾起老一辈的回忆,激发新一代的乡情。我们要发挥好社团凝聚海外乡亲的作用,组织更多人来看展览,让侨批文化传播地更广。”
潮州总会会长、义安公司副总理吴乔青先生表示:“我们希望这些展品都留下来,也到潮州总会、义安城展览。我们两年举办一次潮州文化节,就是希望华侨精神、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一代接续传承。”
05 一份意外收获
万般情意深重
在使馆国庆招待会现场,南洋理工大学刘宏教授寻批而来。他带着一本珍贵著作,将它赠与前来新加坡举办侨批展的汕头。
两年多前,他与英国教授班固瑞合作出版的《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深入研究侨批与侨批贸易起源、结构与特点,被誉为“国际书信史和国内侨批史的卓越对话,全球史视野下华侨华人研究的全新探索”。他邀请汕头到英国举办侨批展,同时他也希望带着课题、带着学生们到汕头进一步研究侨批历史文化。
陈克湛先生说:“这次开幕仪式,俄罗斯、意大利、巴基斯坦、老挝等各国使馆官员都来出席,一起兴致勃勃看展、打卡汕头小公园。我们衷心欢迎各界朋友一起来交流探讨中国文化、岭南文化,一起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
下一站,印尼
还有港澳高校
敬请期待
News
来源 | 汕头发布
编辑 | 张源
校对 | 肖海燕
相关文章
属猪的朋友,按推演来看,最近这几天是你近期很关键的时段,不算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好、防好两件事,后面的日子能顺不少。都是实在话,一听就懂。1. 机会...
2025-10-07 0
10月1日,全国迎来了2025年“国庆+中秋”八天超长黄金周,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就达到了3.37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全...
2025-10-07 0
十月的日照处处透着热闹与欢笑金沙滩上游人往来,戏水逐浪山上林间探幽寻绿,觅一份清凉节日的喜庆与热闹里有一道“火焰蓝”始终默默守护在人们的身边他们是海边...
2025-10-07 0
随着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的到来,西藏旅游热度持续走高。记者从携程旅行网获悉,截至目前,假期期间西藏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1%,其中拉萨...
2025-10-07 0
武夷山下,朱子礼乐大典舞步庄重;木兰溪畔,百舟竞渡赢得阵阵喝彩;夜幕降临,三坊七巷里沉浸式剧场演出精彩纷呈……国庆中秋长假前3天,全省各地文旅市场持续...
2025-10-07 0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就在我们把目光都聚焦在这些老牌一线城市时,一座西南边陲的城市,已经悄...
2025-10-07 0
本文转自【新华社】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雪城珍宝馆,光影流转间,一幅跨越千年的中华民族交融长卷缓缓铺展……珍宝馆序厅两侧的浮雕壁画,展现了1300...
2025-10-07 0
来源:【新甘肃】庆阳 唱响文旅“好声音”每日甘肃网庆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非遗展演与互动体验、美食品鉴与特产展销、无人机表演秀与红色嘉年华...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