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告别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设吊唁处,为期7天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9日 07:50 3 admin

【来源:杭州交通918】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据媒体报道,10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这里将设吊唁处供外界吊唁杨振宁先生,为期7天,每日开放时间为早上9点至晚上9点。

告别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设吊唁处,为期7天

18日下午5点左右,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先生吊唁处布置完毕,已有师生、群众自发前往吊唁。

高等研究院门口不时路过一些游客及学生,有游客在门口驻足交谈时提到了杨振宁先生。有学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没有上过杨振宁先生的课,但也对他比较了解,今天中午看到消息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惊。

告别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设吊唁处,为期7天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他表示很难受。“本来上午10点半杨先生还挺好,然后到11点半听说又不行了。大家都很难过,都以为杨先生能挺过去。我觉得是很突然的,当然也有思想准备了,但一直觉得杨先生是很顽强的一个人。”潘建伟痛心地表示。潘建伟认为,杨振宁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中国人有了信心,改变了原来“华人不如西方人”的自卑心理。“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得在科学上继续努力,让我们国家早点成为一个对人类文明有更大贡献的科技强国。我觉得这是杨先生一辈子当中最大的愿望,也是他希望所有年轻人能够做的。”潘建伟说,“我们就继续做好科研工作,早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最早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与奥本海默共事

杨振宁被称为是继爱因斯坦和迪拉克之后,当代最重要的物理学大师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现肥西县),其于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4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次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

他还曾与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共事。

1949年春,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聆听罗伯特·奥本海默关于“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问题”的学术演讲,并产生兴趣。同年秋,杨振宁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一年后,奥本海默很欣赏杨振宁,决定留下他。

1950年春,奥本海默为杨振宁开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为期五年聘书,经过考量,杨振宁决定留下。其于一年后转为永久研究员,后升任教授,直至1966年,他在此度过17年学术黄金期。

1964年,杨振宁入籍美国,次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其放弃美国国籍,2017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因“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研究以及由此导致有关基本粒子方面的许多发现”,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二人也是最早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但本是最佳拍档的他们却在之后分道扬镳。据《李政道传》,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时,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告别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设吊唁处,为期7天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等

先生千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