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0日 10:26 3 admin

当“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的采风团踏上嘉峪关的土地,历史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这座矗立于戈壁之上的“天下第一雄关”,在秋日阳光的映衬下,气势磅礴地向远道而来的探访者们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故事,展现着古老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的别样魅力。

暮色熔金,与历史的金色对话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60余位新媒体创作者抵达嘉峪关关城时,正值下午,金色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巍峨的城楼、蜿蜒的城墙之上,为这座百年的军事要塞披上了华美的外衣。新媒体达人和记者们的镜头,被壮美的自然风光,气势磅礴的建筑所吸引,无人机升起,关城全景一览无余;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着光影在城砖上流动的瞬间。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登临城楼,极目远眺,祁连山峰清冷的光泽与脚下无垠的戈壁形成强烈对比。大家凭栏而立,感受着“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的苍茫。来自上海的文旅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实时分享道:“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是驼铃悠悠,是战马嘶鸣,也是百年前守关将士的无声誓言。风过垛口,带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诗篇。”

文明寻踪,通过博物馆与时间对话古今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我们的探访并未止步于关城。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大家通过丰富的物件陈列和图文展览,系统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从明代的筑城兴武,到现代的戈壁钢城,一件件珍贵的展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清晰地勾勒出嘉峪关从军事要塞到工业城市,再到旅游之城的蜕变。来自兰州的文旅创作者在参观后表示:“这里不仅展现了嘉峪关的‘前世’,更让我们看到了它充满活力的‘今生’。”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随后,团队来到“万里长城第一墩”,站立于讨赖河峡谷上的观景平台,俯瞰讨赖河水从脚下奔涌而过,这座看似朴素的土墩正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它与远处的祁连山、身后苍茫的戈壁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边塞画卷。大家在此感受到了长城文化的源远流长,理解了何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创新表达,让古老雄关“活”在当下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创作者们运用短视频、网络直播、全景拍摄等多元新媒体手段,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嘉峪关的雄浑与生动。他们不仅记录景观,更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达人与“嘉峪关关长”在城楼前演绎“出关”情景,引发现场游客们的互动;有记者细致拍摄长城砖石的纹路,听取景区工作人员讲述古代工匠的智慧;还有正在直播的创作者,在镜头前即兴朗诵边塞诗词,将历史与现实巧妙串联。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这些即时生产、即时传播的内容,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形成话题,让无法亲临现场的网友也能“云游”雄关,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震撼,拉通了“河西走廊文旅IP”的现代传播与情感连接。

雄关漫道新韵长——2025年“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宣传活动嘉峪关纪行


编者手记

在嘉峪关市的这段行程,对于“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新媒体创作采风的成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地理的抵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雄关漫道,记录的是往日的金戈铁马;而新媒体人的镜头与笔触,则是在为这座古老的关隘谱写新的韵章。当金色阳光映射下的嘉峪关通过网络传播,走进千家万户的视野时,它已然完成了从历史遗迹到鲜活文旅IP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继续在新时代的丝路长卷上,熠熠生辉。

文字 | 倪新炜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