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进入10月中旬 气温骤降、万物凋零 似乎秋天已经全部溜走 可祖国大地的秋色从不会就此落幕...
2025-10-20 0
千章万典兴文脉
千年古邑绘新景
仙游县以“千章万典兴文脉”文化工程为核心抓手,通过深挖历史文脉、活化文化资源、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让千年古邑焕发新时代活力。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年以来,仙游县深入推进县委“五千五好”工作要求,启动“千章万典兴文脉”文化工程,系统梳理文化名片,从历史遗存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儒家理想到道家境界,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对仙游县文化家底进行深度盘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枫亭水阁非遗项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让历史遗存“活”起来
国庆中秋期间正值秋季,九鲤湖迎来赏秋观瀑的好季节,景区内自然景观优美,瀑布奔腾似翻滚的银龙垂天飞泻,千年祈梦楼静立一旁,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玩。
景区推出“千年祈梦 相约九鲤”文化旅游活动,以游览路径为主线,设置9个打卡点,融入游戏闯关与祈梦元素,让游客体验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据统计,“双节”期间,九鲤湖景区共接待游客6.4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1.08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九鲤湖景区迎来赏秋观瀑的好季节
九鲤湖景区被誉为“中国梦文化之都”。景区以人文赋能文旅,出版发行了《九鲤湖志》《九鲤湖何氏九仙连环画》等九仙文化系列丛书,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祈梦”文化向“梦疗”文化延伸发展。同时,引进中道协团队成立九仙文化研究院,开展九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九鲤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蔡启锦告诉记者,景区正对九仙文化和祈梦习俗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其融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项目,创新演绎“神仙”生活,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仙游县城的中心地区,鲤中实验幼儿园里欢声笑语,书声琅琅。这个地块曾是仙游历代县署所在地,自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设县,至1968年,县署均设此处,是仙游千年的文化遗址。目前,大院内尚存一座1916年建立的县署办公楼。
近年来,仙游县振兴遗存历史文脉建筑,以“保护为基、活化为要、传承为魂”为核心逻辑,不断探索历史建筑从静态保存到活态传承的生动样本。眼下,仙游县拟兴建县署公园,重建古谯楼,延续县城中心的历史文脉。始建于唐代的无尘塔和九座寺,经过精心修缮保护,展现仙游作为南少林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辉煌历史。
县署公园、九仙文化、无尘塔、摩崖石刻,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印记的文化地标,正通过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成为串联仙游文化生态旅游链上的璀璨明珠。
让文化基因“传”下去
仙游文庙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文脉的赓续与升华,“崇文重教、好学上进”的风气早已融入血脉,成为一方水土的精神底色。
走进仙游文庙,只见庙内大成殿藻井底部有一条贴金雕龙,龙爪握着“状元宰辅”的金印,意为仙游科甲鼎盛、名人辈出。仙游文庙始建于唐初,是福建四大文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是仙游县学所在地,更是仙游千年文脉的重要象征,由其可窥一部镌刻千年的仙游教育史诗。
“宋代是仙游科举的黄金时期。”仙游县博物馆馆长茅玉香介绍,“士子在同一年间登第人数达10人以上的有18次,还出现了14对父子同登进士、15对兄弟同登进士的盛况。”
在县城东门,一座建于清代的东门石坊巍然矗立,见证了仙游人民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据悉,古有北宋洪忠修建6座桥梁,清代富商陈天高捐建金石书院受朝廷表彰,今有八方乡亲心系家乡教育,捐资兴教助学。今年“仙游县奖教奖学活动联合会”重启,6月至10月中旬共汇聚海内外各界爱心人士善款900多万元。
此外,蔡襄文化馆已然成为党风廉政教育现场教学点,被评为“全省廉政教育基地”。该县立足蔡襄、叶颙等廉政资源,结合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等红色阵地,广泛开展全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龙华双塔则承载着仙游“大爱至孝”的文化底色。10月16日,鲤城街道木兰社区、园庄镇塔兜村、赖店镇岐山村被授予以孝治家全国试点单位。
蔡襄忠惠,忠孝继世廉义相传;郑纪清正,风骨文章流芳百世;李耕艺术,国之瑰宝画坛之光……千年的教育文脉与精神理想相互交融,构筑起一座座精神高地。今年4月,仙游县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眼下,仙游县正积极推进东门街、榜头街、枫亭街等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名街申报工作,连珠成串,让文脉流转于寻常巷陌中。
让非遗技艺“潮”起来
“仙作”是以仙游县为核心产区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流派,其制作技艺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这一传统技艺正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新的生机。
三福集团引入先进的意大利数控设备,机械臂能够精准完成榫卯开料,工匠则专注于浮雕精修,这种人机协作模式让高端家具的大众化消费成为可能。三福艺术家具总经理黄福镇向记者介绍,目前三福已将定制家具的生产周期缩短40%,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如今,仙游县工艺美术产业已发展为年产值超700亿元的庞大集群,高端红木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75%以上。不久前,仙游县出台《打造“世界家具看中国,中国家具看仙游”产业定位的实施方案》,计划到2027年实现仙作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战略目标。
仙游的书画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北宋蔡襄以“端劲高古”名动天下,位列“宋四家”之一;及至近世,仙游画派接续千年文脉绽放异彩,李霞、李耕、黄羲等书画大家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0月15日,在赖店镇的礼耕堂里,描金漆画第六代传承人之一的傅振武正在漆面上精心勾勒莆仙戏脸谱,金箔上的古老脸谱在漆板上绽放光华。“祖传的传统手艺,不能在我这里断掉。”傅振武说,他创立“漆艺传授中心”,推行“非遗+职教”模式,与本地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短期实训班。傅振武还打算借力“仙作”产业东风,推动描金彩绘品牌化,从“宫庙神器”走向大众市场。
眼下,仙游县还积极推进莆仙戏品牌建设,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合作成立莆仙戏文化研究基地,引进环境类戏剧、沉浸类戏剧等新业态,探索莆仙戏主题深度游线路,建立“仙游有戏”文创产品和服务品牌体系,逐步把仙游建成莆仙戏主题旅游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莆仙戏、枫亭元宵游灯习俗和“仙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另有枫亭皂隶舞、度尾大鼓乐、九鲤湖祈梦习俗等17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5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构成丰富的“活态文化”资源库。
历史文脉不仅是“乡愁记忆”,还是推动城乡发展、文化传承的“活资源”。下一步,仙游县将以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书写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生生不息,在传承中流光溢彩。(朱建婷 郑志忠 陈君妍 文/图)
责编|郑文洁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公众号、头条号、福建号
相关文章
在华语娱乐圈,何炅长期以 “不老神话” 的形象存在于公众视野。他顶着一张显嫩的娃娃脸,身形不算高大,却总能向身边人传递出饱满的能量,甚至成为行业里的...
2025-10-20 0
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每一句“随口说说”的背后,都藏着千言万语。尤其是在两性交往中,比起轰轰烈烈的表白,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反倒更真切、更温暖。比如...
2025-10-20 2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新华社记者胡梦雪“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
2025-10-20 3
2025年10月16号晚上,福耀玻璃发了个公告,直接把资本市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79岁的曹德旺卸任董事长,转做终身荣誉董事长,长子曹晖接了班,还成了法...
2025-10-20 2
千章万典兴文脉千年古邑绘新景仙游县以“千章万典兴文脉”文化工程为核心抓手,通过深挖历史文脉、活化文化资源、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取得显...
2025-10-20 3
在当今旅游潮流中,避开人流拥挤的热门景点,寻觅一处静谧且充满生活韵味之地,重拾那份深藏心底的乡愁记忆,这正成为当下许多人出游的别样追求。今年国庆中秋长...
2025-10-20 2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浑河两岸的树木披上了红、黄、绿交织的渐变色,构成一幅绚丽画卷。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为确保游客享有舒适的乘船体验,自10月20日起浑河...
2025-10-20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