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踏访五龙山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5日 11:44 3 admin

踏访五龙山

文|陈敬生


楔子 这真是一次充实而富有诗意的旅程。五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在我的心中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采风,更是一场与历史、艺术和乡土人情的深度对话。


请允许我将这份“收获满满”,梳理成一段还有些感染力的文字,作为对这次美好经历的珍藏。


五龙山采风记:一场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2025年10月17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名家“五龙山相约”采风活动。


据说,全国有多座五龙山,而我们探访的这座五龙山,位于仁寿县东南部禾加镇,地处荣威山脉的起始端,海拔650米,属于穹窿地貌。


踏访五龙山

登临五龙山巅可同时俯瞰资中县、荣县、威远县三地景色,具有独特的地理标志意义。


在五龙山釆风的短短两日内,我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人文长卷之间,每一个景致、每一次交流,都成为这幅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水有灵,一步一景皆成诗



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踏访了散落在五龙山间的颗颗“珍珠”:


清代的双堡牌坊 ,默然矗立在古道上,它们被誉为“四川牌坊之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座牌坊相距仅几十米,其雕刻极为繁复精美,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花卉,均栩栩如生,诉说着往日的荣光与忠孝节义。


踏访五龙山

明代的甘泉寺,也属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以清泉与庙宇耦合得名,既有泉的清幽,又显寺的洁静,游人置身其间,便洗去了尘世的烦扰,获得了心灵的静谥。

踏访五龙山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 “蟹王拜天” 的奇崛。我站在“蟹王”脊背之上,也朝天一拜,祈祷上苍,以天下苍生为念。

踏访五龙山

岁月流转,在古寺遗址上留下无尽的遐想:逝去的繁华,当年不知怎样;未来的古寺,能否重现辉煌。


“一吻千年” ,见证了爱情的隽永,却难以言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踏访五龙山

桐花谷与桐花沐林, 泼洒出春夏秋冬最纯净的色彩,只是在游人的心目中,它们各有各的斑斓。


立于妙台,静候天地间的 “神音”在不经意间回响,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移步残桥,遥寄一缕 “望乡” 的愁思,愿天涯陌路上的匆匆过客,各自安好。


巨石阵的苍茫,飞来椅的巧设,浴日岩的壮阔……,五龙山的山水,是一部读不完的立体诗篇,揽不尽的壮美画卷。


踏访五龙山

文脉流长,一笔一划总关情


踏访五龙山

踏访五龙山,不能不去五龙山书院。


五龙山书院始建于何时,目前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座书院的历史悠长,珍藏着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只不过它也命运多舛,经历过天灾人祸的浩劫,其兴也勃焉,其废也忽焉。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五龙山书院,也并非古代遗存的传统书院。而是一个在现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由本地乡贤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打造的、以“书院”为文化主题的文旅综合体。


踏访五龙山

它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独特的原始松林、丹霞地貌和废弃的砂岩矿坑等自然资源,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被誉为“矿坑上的书院”,是仁寿乃至成都周边一个别具一格的“网红”打卡地和研学旅游目的地。


踏访五龙山

此次,在颇有些古色古香风格的五龙山书院,艺术的火花在此碰撞、绽放。书画名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是山川的魂魄;丹青点染中,是花木的精神。


文学同仁们则沉吟构思,将眼前的感动化为永恒的文字。这一切,让创建不久的书院彷佛凝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却又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踏访五龙山

乡土情深,一歌一舞见真心


化石村的乡村大舞台,已经成为当地乃至仁寿县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其核心特点在于,它并非一个传统的线下演出场所,而是一个深度融合了短视频直播、乡村才艺和文旅推广的“线上+线下”新模式。


与传统乡村活动不同,化石村乡村大舞台自诞生之初就植根于互联网。自2023年9月8日在抖音平台开启常态化直播以来,它迅速抓住了流量密码。


踏访五龙山

通过直播,全国各地网友都能实时观看表演,并与演员、主持人互动,打破了地理限制,让一个偏远乡村舞台拥有了全国性的观众。


舞台上的演员绝大多数是本村和周边普通农民、手工业者、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没有华丽的包装和专业的训练,但正是这份“原生态”的质朴、真诚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深深打动了网友。


踏访五龙山

表演内容极其接地气,包括:原生态民歌、山歌;充满乡土气息的舞蹈(如秧歌舞、钱棍舞等);自编自演的小品、三句半;个人才艺展示,如乐器演奏、口技等。


强大的“造血能力”与经济效益,这是最受关注的一点。通过抖音直播的打赏功能,这个舞台为参与表演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据报道,一些人气较高的村民主播,通过直播打赏,月收入可以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这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实现了“精神致富”和“物质增收”的双赢。


带动周边文旅与特产销售。随着舞台的名气越来越大,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不仅看演出,也带动了化石村及周边地区的餐饮、住宿和旅游消费。


同时,直播间也成为了一个窗口,村民们会顺带推销当地的农特产品,如柑橘、红薯、土鸡蛋等,为这些农特产品打开了新的销路。


交流碰撞,一言一语皆收获


此次采风的深度,更得益于与各方贤达的智慧交融。


踏访五龙山

感谢杜光泽总经理的热情接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杜光泽先生是一位兼具商业成就与文化情怀的杰出人物,是一位在四川仁寿当地乃至更广范围内都备受尊敬的企业家和文化使者。


作为仁寿县通达机电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领导的企业是当地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将一家地方企业带领至“成功”的地位,必然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管理才能和诚信的经营理念。这背后是他多年的坚守、创新与拼搏。


踏访五龙山

作为著名的文化人,这可能是杜光泽先生最为与众不同和引人注目的特质。企业家的身份与文化人的身份在他身上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与互补。


他在书法、绘画、诗词、收藏或地方文史研究等一个或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著名”并非虚名,而是通过长期的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或文化活动积累而来的。


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林繁,是我们此次踏访活动的向导、解说员,还兼任驾驶员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作为村党委书记,林繁深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他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坚持走群众路线,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家每户,赢得了村民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踏访五龙山

找准特色产业。他深入分析化石村的资源禀赋,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优质粮油种植、特色水果栽培、林下养殖、乡村旅游等。


推动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对接商超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确保增产增收。在他的带领下,化石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踏访五龙山

在此次踏访过程中,我们与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的各类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了解社情民意、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踏访五龙山

通过与仁寿县文学艺术界各位名家的深度座谈,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情谊在对话中升华,为我们各自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


作为一个老者,能够拥有这样一次完美的体验,真的是很宝贵的。这些丰富的素材——无论是奇绝的景观、动人的瞬间,还是深刻的感悟,都将是我未来文学创作过程中宝贵的财富。我将不断地消化吸收这其中的养份,不断将这份“收获满满”转化为篇章。


作者简介:


踏访五龙山

陈敬生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墨笺香文学社社员、原四川省移民办副厅级巡视员。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