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10月27日讯(通讯员 夏丽娟)一条大江,如何串联起中华文明的绚丽图景?如何在与民族的共生中凝铸华夏精神血脉?10月27日19:30,大型文...
2025-10-28 0
你想用关税卡死我们,那我们就抽走你的科技命脉,这是中国稀土产业实打实的威力。
中国是如何从稀土矿原料出口国化身成为稀土材料、稀土产业、稀土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你可知道在稀土这张王牌的背后,有一群功勋卓绝的无名英雄。
1972年,北京大学接到一个绝密军事任务,研究稀土分离技术。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尽管稀土出产多,但分离不出其中的元素,价值千金的稀土只能卖出普通矿物的价格。为了稀土分离技术,中国与这方面最先进的法国进行了大量交流学习。
手握技术门槛的法国工厂盛气凌人,不仅开价高得离谱,甚至想让中国的稀土套上法国商标出口,让中国当他们的代工厂。当时的法国确实有狂的资本,他们的分离技术能从稀土矿中分离出16种元素,其中不少是军工急需材料。
据说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法国技术人员甚至当面放下狂言,说中国就算到世纪末也研究不出自己的高级稀土分离技术。
他们为什么有说这话的底气?因为当时中国稀土方面的人才屈指可数,就连北大点将的千头大将也都是临时转行的新兵。
这个新人叫徐光宪,和钱学森、邓稼先一样,都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回国的公派留学生。但与研究航天军工的同行相比,他研究的量子化学方面实在太过小众,甚至回国时连博士学位都没有拿到。
就是这位徐光宪,成了中国稀土领域最锋利的宝剑。1964年8月,负责核武器研发的二机部在青岛召开绝密军事会议,因中苏交恶,中国不得已放弃苏联提供的技术,用新技术制造核武器原料。在这场会议里,本不是物理方向的徐光宪大胆提出一个方案,彻底放弃苏联使用的沉淀法,用中国自行研究的先进萃取法筹建核燃料后处理厂。当年试爆的原子弹就是用这种方法提炼的原料。
当1972年关于稀土的秘密任务下达后,北大立刻想到徐光宪当年的提案。在核燃料方面提出的萃取法,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在稀土领域弯道超车的秘密武器。
对于科学家来说,短短十年时间内两次变更研究方向是大忌,尤其是稀土分离这样的国内空白领域。当时的国防科委找到几家单位,连很多专业研究稀土的科研机构都不敢接下这个任务。
徐光宪只是笑着说了一句:看来我又得换方向了。同事们在他脸上没有看到一丁点迟疑和犹豫。为了加快进展,徐光宪把同样留美归来的夫人一起拉进稀土战线,夫妻两人一个研发一个实验,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攻克了稀土萃取技术,让中国稀土加工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这项技术有多先进?到现在已过去50多年,许多具体实验细节仍不能写成论文公开发表,还处于保密状态。这一下子,法国人急了眼。1980年,徐光宪去欧洲开会,法国技术人员一改当年爱搭不理的模样,追着他询问分离技术细节。
明的不来就各种上手段,连徐光宪的学生出国考察法国都要派两个向导24小时跟着中国代表团,就是想套出技术细节,但全都无功而返。
徐光宪的萃取技术领先法国人技术不仅是提取效率,更重要的是成本降到法国技术的四分之一。到了90年代,原先风光无限的法国萃取工厂倒闭的倒闭,减产的减产。可在这之后,徐光宪夫妻又做了一个没人理解的决定,为了让这项技术尽快推广,他们主动放弃为自己研发的技术申请专利。
这还没完,这一对北大教授带着自己的技术跑遍全国18家稀土厂,这些稀土厂不是大漠草原就是西南山地。可这两个海归硬生生带着自己的技术心得,一家一家讲解实操。为了不断优化技术细节,徐光宪一年要跑好几次当时的稀土工业中心包头。
当年的徐光宪不会想到,他的这些行动都被当时包头稀土研究所一个年轻人看在眼里。
这个名叫谢宏祖的研究员,将把稀土领域的逆袭推到极致。按照稀土工业链条来说,从矿石中分离出各种稀土元素只是第一步,之后要制造出高性能材料才能更好利用稀土元素,所以制造材料是稀土产业的重中之重。
这里面最突出也是最稀缺的就是稀土永磁材料。从太空飞船到歼35战斗机,再到打的网约车、手里用的手机和充电器,任何一样都不能少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参与。当时的永磁技术界最先进的应该是日本,可我们光能看到日本产的材料,对于具体配方日本守口如瓶。
要跟上要突破就不能放过任何技术方面的蛛丝马迹。当时在谢宏祖办公室,除了桌椅板凳都摆满动用外汇买来的外文期刊,一群学者顶着草原大风没日没夜钻研国外研究动态。可就算这样,国内永磁材料研究仍和国外差距很大。
有一次谢宏祖去日本开会,缠着当时的日本稀土大佬金岛秀夫追问永磁材料具体元素占比。可能金岛秀夫被问得有点急,就随口报了几个元素。可没想到谢宏祖马上从这个敷衍回答中猜出第三代永磁材料配比。此时包头稀土研究所在徐光宪技术支援下已完全掌握高级稀土分离技术。
之后谢宏祖团队背靠前辈技术成果,仅用不到几年时间就研究出破世界纪录的稀土永磁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都要来采购他们的永磁材料。
2024年,中国稀土学会授予谢宏祖推动中国钕铁硼永磁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奖。不过那天上台领奖的并不止谢宏祖一个人,和他一起举起奖牌的另外一位白发长者也是他的坚定战友。
在稀土产业发展史上,如果没有这个人,中国稀土的技术突破可能也不会成为今天庇护一国的参天大树。
这位老人叫王震西。1975年从法国做法文学者归来,王震西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一干就是十年。1985年的一天,他的上级、时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两弹元勋周光召找到王震西,跟他谈起人生和职业发展。
周光召找他的目的很简单,劝他利用自己的海外经历担起中国稀土产业化的大旗。两人见面那天,关于创业的谈话从12点半进行到下午2点半,又从傍晚6点下班后持续到晚上9点。周光召告诉王震西,稀土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但产业结构跟不上,中国稀土永磁体产量只有170吨,连日本零头都不到。
需要有人站出来扛起产业旗帜,我觉得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回来之后王震西彻夜难眠。对于这位40多岁的海归学者来说,放弃学术转向产业,从头创业实在太多冒险。但周光召在下午说了这样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事关国家发展战略,不能再等了。
王震西在中关村挂起三环公司牌子。另外一边,周光召想尽办法给王震西提供支持,牵头组建公司,整合各个科研院所资源,还提供40万经费争取贷款,取得国家资源和政策支持。
但万事开头难,创业更是难上加难。王震西初闯社会,商业结结实实给这位学术天才上了一课。
有一次他带着员工与客户吃饭,为争取订单鞠躬把头都磕到桌子上。还有一回为资金发愁,他坐在西湖边上整整哭了两个多小时。
王震西自己都觉得,如果继续搞科研日子过得很体面,而现在搞企业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作为科技人员的尊严面子都没有了。
可一想到自己使命,王震西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在他手上,前辈们拿下的技术优势彻底转化成产业优势。
中科三环公司专利授权量达2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60多件,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以长三角为核心的全球最大钕铁硼产业集群。
现如今从比亚迪到特斯拉再到苹果手机的永磁材料供应链都是中科三环供应。连军工级别技术他们都牢牢控制产业生态中。
就在中国从稀土精炼永磁材料产业发展全面开花步步为营的时候,欧美稀土产业早就因为不思进取而远远落后了。
70年代当徐光宪还在实验室摸索稀土萃取时,大洋彼岸美国光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一个学校就有12个课题组深耕稀土领域。
可现在呢?12个课题组只剩下一个78岁老教授在苦苦支撑。虽然美国曾经有全世界最大稀土矿场,可现在对他们来说稀土矿和摆设没什么区别。
在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道路上,曾经卡着我们脖子的国家现在都得排着队来买中国稀土材料。今年87岁的谢宏祖教授依然奋斗在稀土产业最前沿,他作为总工程师参与筹建的烟台正海磁材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已成为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领军企业。
2024年,82岁的王震西院士从中科三环现任董事长职务,从这家自己奋斗近40年的企业光荣退休。
退休之后的王震西依旧过着简朴生活,而他创办的中科三环也从一个小办公室化身成为全球稀土永磁龙头企业。
2015年4月28日,让中国稀土提炼不再被卡脖子的徐光宪在修改稀土材料论文时赫然长逝,享年95岁。
稿纸上未完成的化学方程式成了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心事。他的遗言很简单:把我的骨灰撒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那里是稀土实验开始的地方。
没有索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颗几十年为国铸剑的赤子之心。
在他们三位科学家身后,其实还有成千上万中国稀土在开采、提炼、生产产业领域奉献着自己的热血与青春。正是他们所有人用一生奋斗让中国稀土不再只是土。
相关文章
三湘都市报10月27日讯(通讯员 夏丽娟)一条大江,如何串联起中华文明的绚丽图景?如何在与民族的共生中凝铸华夏精神血脉?10月27日19:30,大型文...
2025-10-28 0
慈禧宠男宠藏人运水箱,亲王孙子吞金自杀成谜案。1888年,北京城里头发生了一件大事。20岁的御前侍卫那尔苏在御花园杀了只吓唬宫女的野猫,结果被53岁的...
2025-10-27 0
人口大国也遇上新难题!国家统计局年初披露,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仅954万,而死亡人数飙升至1093万。总人口减少的颓势仍未逆转,人口结构变化值得关注...
2025-10-27 0
中国国家地理2025-10-27 17:15:32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的北侧,静卧着闻名遐迩的天山天池。 这方海拔1910米的高山...
2025-10-27 0
1担保人对我说:“我不收您任何礼物和酬金,您只要出一个半卢比手续费就够了。我们现在就得去办手续,但今天是取不了通行证的。会议可能要到明天或者后天举行,...
2025-10-27 4
10月19号这天,南海的上空突然响起警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一架P-8A反潜巡逻机,没跟中国政府打任何招呼,直接就非法闯进了中国西沙领空。这架被外媒...
2025-10-27 2
你想用关税卡死我们,那我们就抽走你的科技命脉,这是中国稀土产业实打实的威力。中国是如何从稀土矿原料出口国化身成为稀土材料、稀土产业、稀土技术的全球领导...
2025-10-27 3
10月27日,A股三大股指高开高走,大金融、中字头接棒带动股指上涨。午后两市高位震荡,尾盘沪指数次冲击4000点未果,一度摸高至3999.07点。截至...
2025-10-27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