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排行榜 2025年10月27日 21:53 4 admin

文图丨欧海

编辑丨雪梨王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普通人时刻都在为具体的生活而伤神费力。”

45岁的马慧娟再次在《平凡的世界》中读到这句话时,心里有了更深的感触。在她看来,“具体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缺了哪个,家里都会乱套。打破一只碗,多消耗一点日用品,都可能掀起一场家庭的“小海啸”。

生活在宁夏吴忠的村庄里,马慧娟的日子围绕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和老人的起居打转,一切都要精打细算。

十年前,为了平息这些“小海啸”,她要一早起来去几公里外的村子赶集;如今,她只需动动手指在拼多多下单,快递就能送到村口。

生活的琐碎没变,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变了。省下的时间和精力,马慧娟可以多读几页书、多写几行字——从2010年开始,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在手机上写下了几百万字,被称为“拇指作家”。

拼多多的出现让她的日子“顺溜”了起来,也让写作持续融入她的日常。

数千公里外的海南琼中,年轻的陈晨也在拼单。她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忙完一天的工作,哄睡两只“小怪兽”,她才能获得片刻宁静。这时,她会点开那个熟悉的App,用一笔笔订单支撑起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秩序:自己用的卫生巾、孩子读的绘本、丈夫的运动鞋……

十年间,拼多多见证了陈晨从刚毕业的精致女孩,成长为勤俭持家的女主人。对她而言,拼多多是高效的补给站,更是对抗时间焦虑和预算压力的好帮手。

两个女性,一个扎根西北乡村,一个立足南方小城。她们互不相识,却在同一方小小的屏幕上,努力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体面和滋味。她们的过往订单,也是数亿普通中国人的日常,装着新时代女性的生活智慧。

今年,拼多多十岁了。十年电商浪潮,改变了中国无数家庭的生活半径。拼多多的十年,正是一群普通人用指尖的每一次点击,写下的个人生活变迁史。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打开新世界

每一次“下单成功”,都是“新世界的大门”被一次悄然打开。

陈晨的“初体验”带着她对新生活的浪漫憧憬。那是2015年,她刚大学毕业,初入职场收入不高,只能和另外两个年轻女孩合租在一套狭小的公寓里。

陈晨的卧室不足十平方米,起初只有一张简陋的上下铺。第一次拥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她很想好好布置一番,但当时预算却十分有限。有一天,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抽奖链接,好奇地点了进去,发现奖品池里有自己种草了许久的充气沙发,便抱着碰运气的心态下载了拼多多。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陈晨的出租屋,最初只有一张简陋的上下铺。

不久后,陈晨参加了一次1元购活动,成功“抽中”了一对耳机。“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她回忆当时的心情,原本以为这只是一种新颖的营销手段,没想到真的会中奖。

这份惊喜在陈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她开始尝试在这个颜色鲜艳的App里拼凑出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一张原木色的书桌、一盏LED台灯、带蕾丝花边的飘窗垫、带鲜花图案的梳妆盒……

“每拆开一个包裹,我都觉得日子更好了一点。”陈晨说,出租屋渐渐有了生活的气息,自己也多了几分归属感。

拼多多进入马慧娟的生活要稍晚两年。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直到2020年底才开通首条高铁,连接起银川、吴忠、中卫等几座城市。而在乡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更存在时间滞后性。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商对生活在乡村的人而言是陌生而遥远的。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马慧娟的家乡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

“我算是接触网络很早的人,但一开始不是特别会在网上购物。”马慧娟说,以前她托朋友帮她在网上买书、买洗衣机,操作复杂不说,有时还要补运费。

2018年一次出差途中,同行的人跟她拉家常,说自己最近在拼多多买了个“几千块的大件”,比其他平台便宜不少,质量也“出奇得好”。马慧娟听了有些心动,便试用了一下,最先令她感到惊讶的就是丰富的商品供给。

“以前想买一个锅灶上用的盆盆也好、篮篮也好,基本就是那种圆的,种类比较单一。”马慧娟说,在拼多多,她发现这些本以为最熟悉不过的生活用品,原来还有各种形状、各种材质。

那一刻,眼前的世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马慧娟而言,“世界那么大”突然有了更具象的证据。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实惠的力量

无论身处乡村还是城市,对消费者来说,“买得实惠”是共同的追求。

陈晨没想到,那个陪她度过毕业后孤独时光的平台,会成为她此后十年生活里的必需品。

在出租屋过了几年精致的单身生活后,陈晨步入了婚姻。2021年,她成为母亲。身份转变后,她的购物车也进行了一轮“升级换代”——从小巧精致的家居用品和日常洗护用品,转向了母婴用品:尿布、棉柔巾、玩具、绘本、零食……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在陈晨的改造下,出租屋逐渐有了生活的气息。

母婴用品消耗量大,因此价格也就格外关键。起初,陈晨每次采购前会去各大平台比价,她很快就发现,在拼多多下单的性价比最高。比如她反复回购的一款可心柔纸巾,“以前宝宝拉肚子红屁股的时候,都是靠这个柔软的纸撑过来的。”她习惯一次买三四提,“以前囤货是担心买不到划算的价格,但是在拼多多上不会,一直都是最实惠的价格”。

陈晨在基层单位工作,任务细碎繁琐,下班后还要照顾孩子,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对她来说,最奢侈的消费就是时间。

拼多多提供的高性价比、一站式采购,成为她抵抗“时间焦虑”和“预算压力”的有力帮手。省下的时间,她投入到更高价值的陪伴中——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或者仅仅是多睡半小时。

陈晨的丈夫也是拼多多的忠实用户。他有晨练的习惯,每天晨练结束后,都会顺便去家门口多多买菜的提货点取菜。这个习惯雷打不动。家里的肉蛋奶、蔬菜水果,几乎都是从多多买菜上采购的。陈晨感慨,无论是拼多多还是多多买菜,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实惠,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育儿、亲子互动和个人成长。

实惠并非仅仅指向低价,很多时候,它更代表着一种被生活善待的感觉。

马慧娟这些年在拼多多陆陆续续买过挂烫机、锅碗瓢盆、笤帚拖把……同样的商品,价格总是比其他平台便宜。

“前两天我要买两本书,也去其他平台上看了,比拼多多要贵三分之一。”她毫不犹豫地在拼多多下单,收到快递后确认书是正版无疑。还有一次,她临时要买一台洗衣机,发现各大平台的价格一样,最终依然选择了拼多多。

在这里,马慧娟无需担心价格和品质,下单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隔三差五都会用到”。

最近几年,她开始在拼多多上为年迈的母亲挑选衣物。没想到,这竟然成为她最满意的消费体验。

“人老了,腰弯了,背也驼了,其实不需要把衣服的领子做得特别大。但是我之前看到好多平台给老太太做的衣服,领子做得非常臃肿,她穿着不舒服。”马慧娟打开拼多多,输入简单的关键词,很快就为母亲物色到了合身、舒适、带一点点小立领的开襟秋衣和小薄袄子。

“材质绵软,码数也很全,穿上一点也不臃肿,老太太很高兴。”她说,有时候母亲怕她花钱,嘴上会念叨“买这么多衣服干吗呢”。

这时她总会亮出手机里的订单页面,“不贵,你就穿去吧。”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看得见的新生活

实惠是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为家庭筑起的一道坚实堤坝。马慧娟和陈晨用智慧的拼单,让生活稳固下来,也让日子慢慢往前走。

像她们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

今年36岁的小陆原本是上海的一名白领,去年她和丈夫辞职回到安徽芜湖老家,办起了养殖场。

一切从零开始。买鸡棚、装监控,还有家里的柴火灶、橱柜,甚至给鸡做饭的碎食机,几乎都是在拼多多上置办的。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小陆鸡棚购买记录。


“有时候我觉得拼多多不只是购物软件,它更像我们的创业搭档。”小陆说,她现在买东西,第一反应就是直奔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搜索,家里的大米、电饭煲,甚至大疆相机都是通过百亿补贴买的。“多多买菜”也是她用得最多的。下单后能送到村里的小店,走几百米就能拿到。在农村,虽然吃菜吃肉比城市方便,但很多种不了的蔬菜,以及村里不好买的洗洁精,以及生抽等各种调味品,她都直接网购。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小陆和丈夫。

“我们村里开始网购,就是从这十年开始的。”马慧娟说。十年前,网购在这里还是稀罕事。如今,一部小小的手机,成了他们连接世界的万能钥匙。小陆注意到,电商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令人惊喜。快递会送到镇上的站点,每年“双十一”,站点的包裹总是堆得满满当当。就连小陆的爸爸现在也习惯了网购。他让小陆给他买过电饭煲,专门用来煮南瓜给鸡吃。

马慧娟的哥哥姐姐60多岁了,这两三年才学会网购。拼多多不止改变了他们的消费习惯,也拓宽了他们的认知。

“过去家里用的碗,就是普通的白瓷碗。”马慧娟举例,“现在打开拼多多一看,各种花纹、图案,颜色深一点、浅一点的都有。要不是网购普及,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些。”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大家对“更好的生活”有了想象。

“我大哥还在拼多多上买弹弓。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玩,现在唾手可得了,就想买一个回来。”马慧娟觉得,对大哥来说,那把弹弓不只是玩具,更是对人生缺憾的一种弥补,对兴趣爱好的延迟满足。

“手头缺个什么东西,像孩子在学校用的枕巾、蚊帐……打开拼多多都能搜到。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马慧娟说。

她在拼多多上充话费,充200元能便宜三四块;村里还有人在拼多多上买手机壳,多肉植物、种子……“能买的东西太多了。生活也因为这些东西的丰富而变得美好起来,有了更多选择。”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马慧娟在自家地里。

无论是南方小城的陈晨,西北乡村的马慧娟,还是从上海回老家创业的小陆,她们都在拼多多的十年里,体验到一种共同的踏实:价格实惠、品类丰富、便捷省心。她们共同拼出的,是这个时代普通人最朴素的幸福:有饭吃、有衣穿、有选择、有余力去爱生活。

这十年,拼多多的改变很多:商品更丰富了,从拼单爆款扩展到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物流更快了,多多买菜更是让“次日达”成为寻常事;服务更完善了,从“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到“适时的售后主动介入”;场景更广阔了,从拼团到社区团购、跨境业务,几乎覆盖生活的全部缝隙。

技术在迭代,规模在扩张,玩法在创新。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对每一分钱价值的珍视。

也正因为这些变与不变,无数普通人,更勇敢地追求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他们的每一次下单,都在奔向更远处的生活。

拼多多十年,中国人的生活被“拼”出了烟火气

运营 / 张媛 校对 / 李宝芳 美术设计 / uncle玛丽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凤凰周刊冷杉RECORD,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