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30日 16:04 1 admin

在桂粤相拥的咽喉要地,梧州如一颗镶嵌在西江畔的红色明珠。静静流淌的西江碧波奔涌着百年记忆,帆影点点间汽笛悠扬,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响,默默镌刻着广西红色革命的初心。这里不仅是一座沉淀千年的岭南古城,更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书写了广西党史上熠熠生辉的18个“第一”,为八桂大地的革命征程拉开了壮丽序幕。

在万秀区大同路35号的骑楼群落中,一栋具有岭南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庄严矗立,正门门额上“大同酒店”四个楷书大字历经百年仍清晰可辨。这栋始建于1920年的建筑坐北朝南,初建时有四层,直面奔流的西江,恰好处于梧州开埠后沿江繁华的商贸核心地带。作为骑楼城的标志性遗存之一,它占地320平方米,属四进式砖混结构,在青石板街巷与江风帆影的映衬下,既保留着西式拱门的典雅,又暗藏中式趟栊门与彩色琉璃满洲窗的古朴。“大同酒店旧址”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见证梧州水陆枢纽历史与红色革命开篇的双重地标。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复原的大同酒店旧址映照着往日的辉煌。通讯员 周泽佳 摄

步入大同酒店,复原了当年的“梧州规模较大、装饰高雅酒店”的辉煌,一层便是前台中餐厅,二层是西式餐厅,三层和四层则为客房,抗战时期被日机炸毁了部分,如今改建成了三层。三楼右边靠窗客房墙上挂着周恩来同志开会的场景画作,重现了百年前改变广西革命进程的重要时刻。

1925年9月,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周恩来同志从广州搭船秘密来到梧州,为筹备北伐战争和指导广西建党工作而来。考虑到安全与交通便利,时任《梧州民国日报》总编辑的中共党员龙启炎,将他安排在靠近码头、闹中取静的大同酒店下榻。在酒店三楼的客房里,周恩来召集龙启炎、周济、钟山、李血泪等骨干召开秘密会议,听取梧州建党工作汇报,指导梧州建立地方党组织,明确指示“必须开展工农运动,扩大革命队伍”,推动广西革命深入开展。这次会议后不久,1925年10月下旬,广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梧州支部在梧州民国日报社成立,代号“伍竹枝”,如同播下的第一粒红色种子。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当年周恩来同志秘密来梧州时在大同酒店开会的房间。通讯员 周泽佳 摄

酒店内复原的收银台、中西餐厅场景中,摆放着当年的硫酸厂照片、花尾渡船票等实物,见证着梧州作为两广交通枢纽的繁华,更映射出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工作的智慧。正如史料记载:“梧州水陆交通便利,实为发展革命势力之要地。”墙上还挂着周恩来同志的笑脸,不禁让人感慨“这盛世,如你所愿”。

离开大同酒店,继续在“骑楼城博物馆”建筑群中穿行,攀爬一小段上坡路,在建设路兴仁巷的深处,一栋三层砖木小楼在郁郁葱葱的掩映下,黛瓦青砖更显古朴,而楼前白砖红字写着的“中共梧州地委旧址”(1925年—1927年)的纪念铭牌却诉说着这栋小楼的非同寻常。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中共梧州地委旧址。通讯员 周泽佳 摄

中共梧州支部成立仅两个月,党员人数就从6人发展到20余人,建立地委的条件日趋成熟。1925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广西第一个地区性党组织——中共梧州地委在兴仁巷4号的三层小楼正式成立,谭寿林担任地委书记,机关就秘密设在党员毛简青的住处。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楼,成为当时领导广西革命的“中枢”。狭窄的木质楼梯,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房间狭小,一木床,一书桌,简陋的环境,更显当年革命的不易和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坚守。

小楼旁边,是一栋二层砖混结构岭南民居风格的小楼,这是“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的陈列馆,馆内展墙上有工农运动照片介绍,在地委领导下,梧州的工人、学生、妇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同时派出党团骨干分赴南宁、柳州、东兰等地开展建党建团工作,让马克思主义思想沿西江传播。展柜中一份泛黄的党员名册显示,仅1926年一年,广西各地就新建党支部10余个,革命火种迅速燎原。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通讯员 周泽佳 摄

“家门口”的红色地标丨在梧州,追寻初心印记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开篇介绍梧州在广西党史上的18个“第一”。通讯员 周泽佳 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梧州党组织遭受重创,地委改组为辖全省的广西地委,1928年又改建为广西特委,机关迁至维新里东一巷4号的四层砖木小楼。尽管环境愈发险恶,革命先辈仍坚持斗争,为后来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

这已经数不清是我第几次走进家门口的这些“红色打卡点”了。从儿时起,学校就常组织我们到陈列馆学习,听着解说员讲述云盖山先烈英勇就义的壮烈故事,凝视英烈墙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庞,那种震撼深深烙印在幼小的心灵里,也悄然成为引领我前行的光。这份震撼与引领始终扎根心底。高三时,我有幸成为同届第一批入党的中学生,从此便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着这份信念读书学习,直至工作,我主动拍摄系列短视频“党史小课堂”,讲述党史故事,还加入志愿解说员队伍,在梧州珠山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在各类会场与学校的课堂里、在分享红色故事的舞台上,我一次次和大家重温党史、弘扬建党精神。每次站在这里讲述或聆听,依旧会热泪盈眶,每一次重温都有新的感悟与力量,让我对“初心”有更深的理解。

今年恰逢中共广西组织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纪念节点,再来到这些熟悉的红色景点,更觉意义非凡。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总能看到不少市民游客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学习,我愈发明白:这些红色地标不只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代人汲取力量、坚定前行的精神家园。

身为驻守梧州的人民警察,红色地标是脚下的精神沃土,历史先辈是心中的信仰灯塔。先辈敢为人先,以热血铸初心、以坚守赴使命的壮举,让我深刻感悟:红色基因从不是陈列的史料,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唯有以初心践行动,用忠诚护国门,方能不负这片红色土地的嘱托,不负人民警察的荣光。(通讯员 梁蝶双)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