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到上下楼都扶墙的人,刷到这条先别滑。202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把“站桩”搬进三甲医院康复科,42台压力鞋垫+红外摄像头全程直播,结果出来:姿...
2025-11-08 0
最近天气转凉,街上骑电动车出门的老年人又多了起来。说实话,现在交管部门对咱们老年人的出行需求还是挺关照的,只要选对车型、守规矩,60岁以上骑电动车出门完全没问题。
01 五类合规车型,老年人放心选
老年人出门买菜、接孙子,电动车可是个好帮手。下面这五类车,只要合规使用,根本不用担心被查扣。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是很多老人的首选。这种车速度不超过25公里/小时,带脚踏板,挂绿牌。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驾照,直接就能骑,后座还能带个12岁以下的孩子。我认识的好多老邻居都骑这种车,确实稳当。

电动轻便摩托车适合稍微远点的地方。车速在25-50公里/小时之间,需要挂蓝牌和考F驾照。好消息是F驾照没有年龄上限了,老年人也能考。不过记得这种车不能载人,就自己骑最合适。
电动三轮车有两种:一种是带棚子的休闲型,适合接送孩子,最多坐两人;另一种是拉货用的,车厢长度不超过1.5米。两种都需要上牌,但稳定性确实比两轮车好多了,特别适合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年人。
那种低速电动四轮车(老年代步车),在不少地方也放宽了管理。关键是车要在工信部目录里,备案上牌,驾驶人要有C2或以上驾照。我见过好几个老伙计开着这种车去超市,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挺实用。
如果家里还有非标电动车,也别急着扔。各地都设了过渡期,只要按要求备案上牌,过渡期内照样能骑。不过得留心当地过渡期啥时候结束,及时换新车。
02 驾照要求详解,60岁以上也能轻松考
很多老年人一听要考驾照就发怵,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
F证是骑电动轻便摩托车和休闲三轮车需要的,考试不难。70岁以上的老人在报考C1、C2驾照前需通过“三力测试”(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但整体上对老年人是开放的。
我特意问过车管所的朋友,他说现在很多驾校都有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视力检查戴老花镜也能过。考题在交管12123上都能找到,平时多练练就行。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60-70岁的老年人可以考F证。而60岁以上才考两轮车驾照的,目前只能考F证。如果已经70岁了,原来有D、E照的要换成F证,而且每年要交体检报告。
03 上路四大准则,避免处罚的关键
车合规了,驾照也考了,上路时记住这四点,基本就不会有问题了。
* 车牌要挂好:没牌的车肯定不能上路。车牌得固定在规定位置,清楚可见,别模糊不清或者拿个绳子随便一拴。
* 驾照得匹配:就像开小轿车需要相应的驾照一样,不同的电动车也需要对应的驾照。骑轻便摩托车需要F证,普通电动摩托车要E证,低速四轮车要C2证。千万别搞混了。
* 头盔必须戴:只要是没完全封闭的电动车,都必须戴好头盔。这事可马虎不得,关键时刻能保命。
* 交规要遵守: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随意变道这些,一直是交警查处的重点。特别是用货运三轮车载人,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另外,骑电动自行车过路口时,做到不闯红灯,留意右转车辆,不占用快车道骑行,安全最重要。

04 老年人安全出行,三个细节要注意
除了这些硬性规定,老年人骑车出门还得留心几个细节,安全更有保障。
千万别胡乱改装。我见过不少老伙计给车加装遮阳棚、挡风被,这些玩意儿真的影响车子平衡,转弯时容易晃。还有的把电动自行车的脚蹬子拆了,这也算违规。真有老人因为改装出过事,得不偿失。

错开高峰期出门更稳妥。早上7-9点、晚上5-7点,正是上下班高峰,路上车多人杂。老年人反应相对慢些,尽量避开这些时段出门。我有个老哥们就习惯早上晚点去公园,路上清静多了。
出门前检查下车况是个好习惯。看看刹车灵不灵,车灯亮不亮,轮胎气足不足。骑在路上要感觉车子晃晃悠悠或者有异响,就赶紧找人看看。另外,家里子女最好定期评估一下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听力、视力下降厉害或行动不便,还是尽量让老人选择由子女接送或者乘坐公交、出租车等更安全的方式出行,减少早晚高峰和夜间的外出频率。
图片来源
总的来说,现在对老年人交通执法还是挺有人情味的,轻微违法以教育为主。但严重超速或非法改装肯定会严肃处理。希望老伙计们都能选对车、守交规,安心出门,平安回家。
相关文章
膝盖疼到上下楼都扶墙的人,刷到这条先别滑。202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把“站桩”搬进三甲医院康复科,42台压力鞋垫+红外摄像头全程直播,结果出来:姿...
2025-11-08 0
26岁,6年练成低体脂腹肌,他靠一身肉月入3万。 北京地铁晚高峰,车厢里全是鼓囊囊的小肚子。 出站5分钟,三里屯写字楼的玻璃映出另一个画面: 启超把T...
2025-11-08 0
“又坐一天工位腰酸屁股塌”刷屏热搜:2024.06.14晚,小红书#拯救久坐臀#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起因是北京一25岁设计师发帖晒自己三个月从“方屁股练...
2025-11-08 0
膝盖比工资先报警,45岁大叔周末狂刷10公里隔天直接躺进骨科——2024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门诊量同比飙23%,罪魁祸首就是“周末战士”。 别被...
2025-11-08 0
早上七点半,北京灰扑扑的天,有人已经绕着龙潭湖跑了三圈,耳机里放着上世纪的《橄榄树》,脚底下的步子像老式缝纫机哒哒响。就在上周,这位大叔刚从医院出院,...
2025-11-08 0
Photo by Niklas Ohlrogge (niamoh.de on Unsplash 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个场景: 生活中,当一个问题出现,打...
2025-11-08 0
每天到底走多少步才算健康?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牵扯着不同人群的体质差异、慢性病风险、运动耐受性,甚至还有对“健康焦虑”的社会误导。很多人习惯把“一...
2025-11-08 0
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起步飞快,有人后程发力。2023年北京马拉松赛场上,一位68岁的老人用4小时30分钟完赛,这个成绩让许多年轻人汗颜。他不是专业...
2025-11-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