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为什么毛主席不允许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及“中国共产党”?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1日 13:53 1 admin

你敢信吗?天安门广场中间那块大碑,最核心的那块石头,是从青岛浮山硬生生抠下来的。一开始,那家伙重得吓人,足足有300吨!可那时候全国的火车,最好的也就能拉动90吨,这可怎么办?根本运不过来啊!


没办法,只能用笨办法。七千多个工人就围着这块石头想辙,又是滚木头又是铺铁轨,实在不行了就在山里头直接给石头“减肥”,一点点凿,一点点削,把多余的边角料全去掉。就这么折腾,最后还找国外借了特种车厢,总共花了七个半月,才把它弄到北京。


这事传到毛泽东耳朵里,他听了就笑了,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石头不好运,但比石头更难运的,是人的脑子!运石头可以用火车,可运“脑子”里的想法,那得靠“头脑”自己转弯。


他这话说的,就是建碑过程中那场更大的“仗”。一场看不见硝烟,却比运石头难一百倍的仗。


1949年,新中国刚要成立,大家伙儿都兴奋着呢。开会决定要在北京建个“人民英雄纪念碑”,消息一出来,全国都高兴坏了。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一个指示就让会场所有人都懵了。


毛泽东说,纪念碑上,不准出现“中国共产党”五个字!


这一下,会场直接炸了锅。这叫什么事儿?谁都想不通。从南湖那条小船开始,二十八年打打杀杀,多少党员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换来这个新中国。现在给英雄立碑,不把党的功劳写上去,那这碑还有啥意义?这不跟忘了本一样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嘀咕声一片。


英雄到底是谁?


最早提建碑的那位代表,想法就很直接。他说,这碑就该叫“中国共产党英烈纪念碑”,碑文上要好好写写党是怎么带着大家打天下的。这话一说,好多人都点头,觉得就该这么办。



为什么毛主席不允许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及“中国共产党”?



可毛泽东看到会议记录,直接拿笔把“共产党英烈”这几个字画了个圈,旁边写了几个字,那意思就是说,这碑是给所有中国人立的,不是单单给党员立的。


有人一看这不行,就退了一步。说那名字还叫“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总行了吧?但在碑文加上一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也算说得过去吧?


结果呢?还是不行!又被否了。


这次,毛泽东是站起来说的。他看着在场所有人,慢慢讲,“正是因为党在领导,才更要把功劳还给人民。”


这句话一说完,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大家才慢慢回过味儿来,这根本不是争个名字那么简单。这是在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到底在纪念谁?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毛泽东还怕大家不明白,特意举了好几个人的名字。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甲午海战里跟日本人拼命最后船沉人亡的丁汝昌,还有辛亥革命被杀害的秋瑾。他甚至提到了抗日战争里,死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张自忠。


“难道仅因他们不是共产党人,就不配称英雄?”


这句话问得太实在了!近代这一百多年,中国受了多少苦难啊?反抗压迫的,难道就只有共产党人吗?那些为了这个国家不被瓜分,为了老百姓能活出个人样,倒在血泊里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信什么,都应该是我们纪念的英雄!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想通了。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字里行间的敬畏


想法通了,事情就好办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把这个想法,刻到石头里去。


就说那短短150个字的碑文吧,毛泽东自己动手,前前后后改了八遍。他甚至把稿子里原本的“中国人民”改成“人民英雄”,还在旁边写了行小字,解释为什么这么改。


“英雄来自人民,更要突出人民二字的分量。”


这块碑,主角必须是“人民”!


最后定下来的碑文,你看,它写了“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写了“三十年以来”的革命,还往前推到鸦片战争。把一百多年里所有为国牺牲的人都算进去了。可你从头到尾看,一个“共产党”的字眼都没有,连“解放军”都没提,更别说某个领袖的名字了。


它只用了三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把所有的功劳和荣耀,都给了“人民”这两个字。


周恩来负责把这篇碑文写到碑上去。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墨,拿着毛笔一遍一遍地写。为了写好这篇短文,他足足写了四十多遍,才从里面挑出一张自己最满意的。



为什么毛主席不允许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及“中国共产党”?



后来人们整理他的东西,还发现他交稿的时候,附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要是觉得不好,我还能重新写。”


这是对自己的书法不自信吗?根本不是!这是对“人民”这两个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还有那八块大浮雕,更是把这个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开始的设计图,也想刻几个大家熟悉的大人物,比如林则徐啊孙中山啊,还有领袖的头像。结果方案交上去,又被毛泽东给打回来了。理由还是那个,“要突出人民的力量,不是个人。”



为什么毛主席不允许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及“中国共产党”?



最后我们看到的浮雕,从虎门销烟到渡江战役,一共刻了172个人。这些人里,有士兵,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他们有的在呐喊,有的在冲锋,有的在默默推着小车。你找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们全都是无名之辈。


这些没有名字的面孔,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祖辈。它在告诉所有看这块碑的人,历史这本书,主角不是那几个写在封面上的名字,而是由千千万万个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一页一页写满的。


1958年5月1日,纪念碑终于建好了。那天,天安门广场挤了五十万人,黑压压的一片。毛泽东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激动的人群,轻轻说出了那四个字。


“人民万岁!”


这四个字,就是对这座纪念碑最好的解释。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会有人问,为什么碑上不刻党的名字?其实答案早就有了。


真正的功劳簿,从来不是刻在石头上的,而是写在老百姓心里的。


共产党领导革命,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在功劳簿上记一笔。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能昂首挺胸地活。把功劳还给人民,这比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要光荣一万倍。


这大概就是这座“无名”之碑,能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精神象征的原因吧。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它属于所有为这片土地流过血、出过力的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