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神舟二十在天上被撞了!”这句话一出来多少人心头一紧,毕竟那是载人飞船不是普通卫星,这关乎着我国航天人员的生命生命健康。可让世界震惊的是,我国的处...
2025-11-11 0
糖尿病不是“饿”出来的,也不是“吃得多”引起的。很多病人刚被诊断那会儿,一听“血糖高”,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不敢吃、不想吃,连米饭都看着害怕。
结果呢?血糖没控好,人反而越来越虚,体重掉得厉害,肌肉也跟着流失,走两步就喘,甚至连基础代谢都跟着紊乱。临床上就见过不少病人,控制血糖控制得太狠,最后并发了低血糖、营养不良、肌少症这些“隐形杀手”。
我们常说糖尿病是“甜蜜的负担”,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全身代谢出了问题的疾病,远不止血糖这一个指标。它跟心血管、肾脏、神经、免疫系统统统有关系。2型
糖尿病的核心机制,其实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衰竭双重驱动。胰岛素分泌不够,或者身体细胞对胰岛素“视而不见”,就会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血糖自然升高。
问题在于,光靠“少吃”解决不了这个根本矛盾。你越不吃,身体越进入“饥荒模式”,反倒让血糖波动更大,甚至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这种严重并发症。
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人,肌肉减少、骨密度下降,一旦营养跟不上,跌倒、骨折、感染的风险都会飙升。
根据2024年国家代谢性疾病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突破13%,其中超过一半患者合并有腹型肥胖和肌少症。
这些人往往血糖控制不理想,长期营养不良,再加运动不足,形成恶性循环。控制血糖不是目的,维持身体功能的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结果。
所以,老中医才会一再强调:“糖尿病人要适当多吃!”但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吃的节奏怎么安排?这些才是关键。
下面这5点饮食建议,是根据临床观察数据和循证医学研究总结出来的,既兼顾血糖稳态,又能保住身体底子。
第一,主食不能断,但必须换个吃法。很多人误以为主食是“罪魁祸首”,其实只要选对种类、掌握好量,主食反而是血糖稳定的“压舱石”。建议在主食中加入全谷物和高膳食纤维食材,比如燕麦、糙米、藜麦、玉米碎等。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的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明显优于低纤维组。膳食纤维就像一把“筛子”,能延缓糖的吸收速度,减少血糖波动。
第二,蛋白质一定要吃够,尤其是优质蛋白。肌肉是“血糖的仓库”,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肌肉就会萎缩,胰岛素的作用也打折扣。很多老年糖尿病人吃得太素,导致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
《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达每公斤体重1.2克,其中一半以上为优质蛋白,如鸡蛋、豆腐、鱼虾、低脂奶等。特别强调,肾功能正常者不必刻意限制蛋白摄入,反而要主动补充。
第三,三餐定时,少量多餐,晚饭别吃太晚。血糖最怕“忽高忽低”,而稳定的进食节奏可以让胰岛素的分泌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建议每餐控制在6~7分饱,中间可以适当加一点加餐,比如低糖水果、坚果或者无糖酸奶等。尤其要注意晚餐时间,最好不晚于晚上7点,避免临睡前血糖升高。
第四,油脂要选对,吃得巧才是关键。糖尿病人并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选择优质脂肪酸。
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深海鱼中的ω-3脂肪酸,这些脂肪不仅不会升高血糖,反而有助于改善血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反之,动物油、反式脂肪酸、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2023年一项人口队列研究显示,每天摄入5克ω-3脂肪酸以上的人群,其2型糖尿病发生率下降了近18%。
第五,水不能少,盐要控,酒要断。糖尿病人本身就容易脱水,再加上有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促进尿糖排出,体液流失更严重。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按少量多次原则分布。
至于盐分,过量钠摄入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肾负担,建议每日控制在5克以内。而酒精,就更不该碰了,它会干扰肝脏代谢,影响血糖控制,还可能诱发低血糖或胰腺炎。
当然,饮食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很多患者以为吃药就行,忽略了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
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每天吃进嘴里的东西、走出去的步数、睡得安不安稳、心情稳不稳定。一个细节没做好,可能就会让你辛苦控制的血糖前功尽弃。
糖尿病不是绝症,但它要的是你长期的“敬畏”和“自律”。它像一个“慢性债主”,你每放纵一次,它就多收一笔利息。
吃得太少,亏的是自己;吃得太多,反噬的也是自己。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不是为了忍耐,而是为了活得更有底气。
很多老中医都说:“人靠吃活着,但不能靠‘瞎吃’活着。”糖尿病人更是如此。你吃的每一口饭、每一勺油,甚至每一口水,都会在你身体里留下记录。
这个病不怕你吃,就怕你吃错、吃少、吃糊涂。适当多吃,不是放纵,而是精准营养的体现。
未来的糖尿病管理趋势,已经从“控血糖”走向了“控并发症”“控代谢”“控体能”。我们不再单纯追求空腹血糖5.6或糖化6.5,而是追求一个人能不能走得动、记得清、活得久。饮食,是这一切的底盘。
记住,吃饭不是负担,是修复身体的第一步。只要你吃得对、吃得稳、吃得明白,它就能成为你战胜糖尿病的“药”。
参考文献:
[1]李勇,刘静.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03):182-186.
[2]周立波,陈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与生活方式干预[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5,45(04):317-321.
[3]王莹,赵青.糖尿病与肌少症的关系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12):88-92.
相关文章
前言“神舟二十在天上被撞了!”这句话一出来多少人心头一紧,毕竟那是载人飞船不是普通卫星,这关乎着我国航天人员的生命生命健康。可让世界震惊的是,我国的处...
2025-11-11 0
这事儿太出乎意料了。11月5号,日本自卫队里边有10位校级军官,居然大摇大摆落在北京。他们的目的,据说是要参观中国关涉海陆空的军事设施。这操作直接让中...
2025-11-11 0
糖尿病不是“饿”出来的,也不是“吃得多”引起的。很多病人刚被诊断那会儿,一听“血糖高”,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不敢吃、不想吃,连米饭都看着害怕。结果呢?...
2025-11-11 1
“明年,我们去张家界看秋天的落叶。”爆火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女主角这句温柔的邀约,让无数观众对张家界的秋日盛景心生向往。如今,山河换妆,秋意正酣...
2025-11-11 1
“咱们内蒙古昭君出塞很出名,完全可以搞一个大型的剧,类似平遥这种模式,会很受欢迎,而且会带动内蒙古的旅游业。”2025年10月,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2025-11-11 1
壶关县依托资源与生态优势,锚定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研学+”模式,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路...
2025-11-11 1
“人间满目皆清欢,唯有银杏不负秋”,秋天的银杏树只要一变黄,那耀眼的颜色便马上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带给人绝对是视觉上的震撼,那金黄金黄的颜色,真的是太...
2025-11-11 2
在河北省南部,藏着一座名为邢台的城市。如今提及此地,多数人或许只会将其视为河北众多城市中平平无奇的一员。然而,若将时光倒流数千年,这片土地曾绽放出令人...
2025-11-11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