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排行榜 2025年09月03日 06:48 3 admin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

梓/潼/三/国/文/化

一步一遗迹

千年三国风

蜀道雄关扼梓潼,千年遗迹记英雄

演武厅前忆武侯,柏荫三百表张飞

瓦口鏖兵留浩气,金容映殿显威风

卧龙御马皆陈迹,待君来赏汉家风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在四川的历史长卷中,三国文化是永不褪色的重彩;而绵阳梓潼,这座扼守“秦关蜀道”的千年古城,更是蜀汉风云的重要见证地。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蜀汉设梓潼郡,“益州矜领”“蜀北锁钥”的名号自此流传——诸葛亮北伐的征尘、刘备扎营的痕迹、张飞植柏的绿荫、关羽端坐的金容,皆在此凝结成可触可感的遗迹。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今日,我们循着蜀道,开启梓潼三国文化探源之旅,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段鲜活的三国故事。

演武铺:武侯演兵处,北伐第一程

梓潼县城北26公里处,演武铺静静矗立,它曾有个古名“阳沔戍”,后因一位伟人的驻留,换了流传千年的新名。《县志》明确记载:“相传蜀汉军师丞相诸葛亮曾于此驻军演武,故尔以此为名。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诸葛亮为战胜曹魏,兴复汉室,先后6次北伐,演武是诸葛亮北伐的必经之地,至今还保留有当年蜀军演武厅遗址。” 三国文化研究人员周朝海亦曾考证:“演武铺原名阳沔戍,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首次北伐之前,曾驻兵于此。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后因诸葛亮在此驻军,此地又扼蜀道咽喉,为军事要地,为纪念武侯在此操兵演武,就更名为演武铺。”如今站在演武厅遗址前,仿佛仍能听见蜀军练兵的呐喊,看见武侯运筹北伐的身影。

翠云廊:桓侯植柏表道,千年翠拥蜀道

从梓潼北上,剑门蜀道的沿途,总有一片苍翠如云的古柏相伴——这便是被誉为“翠云廊”的奇观。千年前,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命张飞领巴西(今阆中)太守,彼时军务倥偬,阆中至梓潼的山道险峻难辨,“塘报羽书”的传递常受阻碍。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于是张飞令军士“植柏表道”,一棵棵柏树如忠诚的卫士,为蜀军指引方向,最终织就了这条长达300余里的“绿色走廊”。 如今梓潼境内,仍保存着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阳光穿过虬结的枝干,落在斑驳的柏影上,每一圈年轮都在诉说:这不仅是自然的遗产,更是张飞治军智慧与蜀汉基业的见证。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关帝庙:明构藏金容,门画映武圣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关圣殿高14.76米,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高5米、宽3.1米,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披绣龙袍,神情威严如帝王,将“武圣”的赫赫威仪定格千年。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殿前三道高大木门上,还留存着四幅明代文昌帝君门画,清华大学教授黛妲曾盛赞:“这四幅明代门画线条工丽古朴,画面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一像一画间,皆是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金牛古蜀道:险夷分界处,蜀道留遗踪

水观音景区,地处七曲山南麓,下临潼江,绝壁千仞,恰是金牛古蜀道“南来北去险夷交替”的分界线——前一刻还是平缓山道,转过此处便见悬崖峭壁,“蜀道难”的险峻在此尽显。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作为七曲山第二大景区,这里最珍贵的,是一段32米长的金牛古蜀道遗址。 斑驳的路面上,似乎还残留着蜀军马蹄的印记;绝壁旁的石阶,默默诉说着千年前商旅、兵士踏过的艰辛。站在这里,方能真正读懂“地联秦关,路当蜀扼”的地理之险,也更懂蜀汉守护这片土地的不易。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瓦口关:张飞战张郃,隘口聚群英

翠云廊南端,梓潼城北五妇岭上,瓦口关如一头雄狮踞守险壁——这便是《三国演义辞典》记载的“张飞大战张郃”之地:“瓦口关在四川梓潼县城北,这里山峦起伏,是古驿道一隘口。”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关楼以青砖筒瓦筑就,从墙脚到箭楼高15米,巍峨中透着凛然杀气。关上桓侯庙内,彩塑张飞像“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活脱脱再现了“猛张飞”的威武。

更妙的是关楼之下:右侧内殿塑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坐像,左侧内殿立诸葛亮、霍峻、王连诸贤塑像,恰似一场浓缩梓潼三国史的“群英会”,将蜀汉君臣的风骨一一呈现。

卧龙山:诸葛屯兵寨,烽火忆北伐

卧龙山又名“葛山”“亮山”,《舆地纪胜》早有记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山形椭圆,四面陡峭,如今诸葛寨的四寨门仍清晰可辨,砖石上的痕迹,似是当年烽火熏染的印记。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曾率蜀军驻屯于此寨;蜀国大将魏延则领本部兵马,驻守在背靠卧龙山的梓潼县长卿镇白雀村,与诸葛寨形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站在寨门远眺,仿佛能看见蜀军将士巡营的身影,听见北伐号角在山谷间回荡。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御马古刹:皇叔驻跸处,楹联记汉统

文昌镇的御马岗,曾是刘备驻兵扎营之地。如今一座“御马古刹”牌坊巍然矗立,坊上楹联笔力遒劲,道尽皇叔伟业:“继承汉统驰骋疆场运筹帷幄驻跸御马,光复基业纵横寰宇羽翼扬威齐挥金戈。”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牌坊旁,“拴马桩”的纹路仍清晰可触,“饮马缸”的水渍似未干透——这些细微的遗迹,将刘备“三分天下”的壮志,从史书中拉到眼前,让人得以想象这位蜀汉先主在此运筹帷幄、挥师疆场的豪情。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后因诸葛亮在此驻军,此地又扼蜀道咽喉,为军事要地,为纪念武侯在此操兵演武,就更名为演武铺。”如今站在演武厅遗址前,仿佛仍能听见蜀军练兵的呐喊,看见武侯运筹北伐的身影。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梓潼的每一处三国遗迹,都不是孤立的“景点”,而是串联起蜀汉兴衰的“活化石”——从武侯演武的练兵场,到桓侯植柏的蜀道旁;从武圣端坐的金殿,到皇叔驻跸的古岗,一步一景皆历史,一砖一瓦皆风云。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推出“梓潼三国文化系列”内容,深入挖掘每处遗迹背后的细节故事,带你更懂这片土地上的三国传奇。若你也向往与千年蜀汉对话,不妨收拾行囊来梓潼走走——在演武铺听北伐往事,在翠云廊抚千年古柏,在瓦口关忆英雄对决,让蜀道上的三国风,吹进你的心间。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关注我们,后续更多

梓潼三国秘闻即将解锁

一起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来源:梓潼旅游)

安逸四川 乐游绵阳 ‖ 蜀道梓潼·三国印记:一步一遗迹,千年三国风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