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荆江评论:文旅融合绘新卷,荆州古城焕华彩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5:04 1 cc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古城景区人流如织,博物馆内熙熙攘攘,车马阵前游客驻足……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荆州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到创新的现代文旅体验,从白日的精彩纷呈到夜间的灯火璀璨,荆州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八方来客,展现了文旅产业强劲的复苏势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10月1日至8日,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15.68万人次,这一火爆数据的背后,是荆州深挖文化底蕴、创新产品供给、优化服务体验的持续努力,是文旅深度融合绘就的崭新画卷。

荆江评论:文旅融合绘新卷,荆州古城焕华彩

以文塑旅,深挖底蕴,让历史“活”起来。荆州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如何将静态的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消费的旅游产品,是关键所在。今年“双节”假期,荆州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古城墙下的“三国风云·荆州赋”实景演出、“九歌梦华录”的屈原叙事、“千年一城满风华”的视听盛宴、荆州博物馆的“楚韵颂华诞”夜游、楚王车马阵的“硬核楚国现场”……这些,无一不是将楚文化、三国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基因,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手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荆州独特的历史文化,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知识点,而是变成了可听、可看、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生动体验,让游客在游览中与千年文明对话,真切感受荆州文化的磅礴力量与独特韵味。

荆江评论:文旅融合绘新卷,荆州古城焕华彩

以旅彰文,创新业态,让体验“新”起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需要不断拓展旅游产业的边界,丰富旅游业态的形式。荆州市县两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古城东门片区的灯光秀与无人机表演构筑视觉盛宴,老南门市集汇聚地道烟火气,北门片区沉浸剧增强参与感,“博物馆奇妙夜”则开辟了文化体验的新时段。这些项目,共同形成了观演、美食、购物、互动于一体的夜游生态,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拉动了消费增长。同时,剧本杀、NPC互动、创意市集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被巧妙地融入各个景区景点,科技赋能打造的虚拟战车、全息场景,为传统观光注入了全新活力。多样的惠民举措,如门票优惠、消费券发放、文创礼品派送,则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消费潜力。这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让荆州旅游始终保持着新鲜感与吸引力。

优化服务,提升品质,让环境“暖”起来。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与体验的竞争。游客的满意度,关乎城市形象与口碑。荆州在此次假期中展现出全方位的管理智慧与城市温度:多部门联动保障安全秩序,免费开放车位缓解“停车难”,加密景区专线实现“无缝衔接”,提供行李寄存方便“轻装上阵”,甚至实施“轻微交通违法不处罚”的人性化举措……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提升游客体验质感的“大事”,传递出荆州热情好客、管理有序的城市形象,让游客玩得放心、舒心、开心,从而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

“双节”假期的火爆,是荆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也为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荆州应继续坚持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持续打磨精品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将热度拓展为广度与深度,让“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的向往,化作更多游客“体验楚文化,必欲至荆州”的行动,让荆州的文旅名片更加闪亮,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