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安徽绩溪以千万工程绘就山水人文新画卷

排行榜 2025年10月13日 09:31 1 cc

皖南徽山皖水间,安徽省绩溪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紧扣“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主题,通过高位统筹、创新机制、数字赋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外在美”升华为“内在美”,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安徽绩溪以千万工程绘就山水人文新画卷

四级联动筑牢治理根基

该县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构建“县委统筹、部门协同、乡镇主责、村级落实”四级体系。2024年,全县投入2245万元专项资金,完成50个自然村整治,清理沟塘370口,拆除无功能建筑4500平方米。

为守好传统村落肌理,该县出台“八个不准”规定,避免大拆大建;整合生态补偿资金修复水生态,扬之河、登源河获评“省级幸福河湖示范段”。同时,以“季度调度+量化考核”压实责任,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数字赋能激活管护效能

庙山村“数字庙山”智慧平台成为环境治理“最强大脑”,村民通过“随手拍”上传问题,平台自动派单。2024年累计处理96件环境问题,处置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该模式入选“长三角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家朋乡引入企业运营磡头水街,同步由企业承担街区保洁,形成“企业运营+环境管护”市场化路径。全县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设施、有监督、有成效”的“六有”长效机制,季度考评与资金拨付挂钩。2024年整改问题32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72个中心村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全民参与凝聚共治合力

仁里村“生态美超市”人气十足,村民凭垃圾分类、庭院美化成果兑换生活用品,累计兑换超4.8万公斤;“最美庭院”评选、“门前三包”制度与家风建设相结合,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

传统村落中,村民主动参与历史建筑修缮;普通村落探索“共富庭院”,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种植、手作产业。瀛洲镇仁里村采用“内外有别”布局,村内保留烟火气,村外建设露营基地,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民宿带动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

生态红利催生发展质变

环境改善带动产业升级:仁里村依托“零碳乡村”品牌,2024年游客量增长30%,69号民宿获评“皖美金牌民宿”;上庄村以4A级景区为载体,非遗院子、书局引央视报道,金山时雨茶销售额增长25%。

徽菜产业与清洁农业深度融合,建成20万亩原材料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达36亿元;“金徽厨”成为全国创新类劳务品牌,全国徽菜馆超1120家。

文化铸魂涵养乡村新风

龙川村“四零促四和”(零乱堆乱放、零污水直排、零卫生死角、零环境纠纷,促心气和顺、生活和美、社会和谐、党群和鸣)模式获省领导肯定;全县42个“百姓说事点”化解63起环境纠纷,庙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31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上线,安徽首个县级数字化非遗馆开放,“徽韵绩溪,百里画廊”光影空间展现徽文化魅力。2024年,绩溪入选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

如今的绩溪,青砖黛瓦映绿水青山,古祠堂变身创客空间,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这座千年古邑,正以“千万工程”实践,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时代答卷。(胡丰)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