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排行榜 2025年10月30日 21:55 1 admin

最近不少人问,俄罗斯放着战略轰炸机不升级,反倒一门心思搞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到底图啥?

毕竟论速度,海燕巡航阶段还是高亚音速,末端超音速也不算突出,看着还不如洲际弹道导弹来得直接。但要是搞懂俄罗斯的处境和这导弹的特点,就会发现这选择其实挺务实的。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先说说俄罗斯的轰炸机困境吧,这事儿其实是海燕出现的关键背景。现在俄军手里的图-95战略轰炸机,平均机龄都超40年了,早就该换了。

之前本来指望图-160接班,结果呢?近两年来一架新的都没交付,之前说的新造图-160,其实就是用苏联时期剩下的零件拼凑的,等于复产计划彻底黄了。

战略轰炸机不是随便造的,得有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撑着,从发动机到机身材料,缺一个环节都不行。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冷战后俄罗斯产业链断了不少,这短板现在补不上,想靠轰炸机维持对美国本土的打击能力,基本不现实。这时候海燕冒出来,正好填上了这个坑。

不过刚听说海燕的时候,不少人都不信:核反应堆那么大的东西,怎么能装进导弹里?要知道冷战时期美俄搞核动力轰炸机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反应堆体积下不来。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但海燕还真做到了,从公开信息看,它长约10米、直径约0.5米,核反应堆体积小得让人惊讶。但这不是啥黑科技突破,而是技术上的妥协。

它用的是高温气冷堆直接加热空气,不像常规气冷堆用氦气当热传导介质。为啥不用氦气?因为导弹得把加热后的气体喷出去产生动力,氦气没法循环用,带多了又影响航程和载荷。

用空气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空气中的氧气会跟反应堆材料反应,寿命肯定长不了。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不过这对导弹来说不算大问题,毕竟它不用像核电站那样工作几十年,只要稳定运行几十个小时完成任务就行。

而且从实测数据也能看出来,它连续飞了15小时、航程14000公里,巡航阶段还是高亚音速,甚至得靠涡轮风扇帮忙提推力,这说明它的核反应堆功率确实有限,这就是体积缩小的必然代价,但对俄罗斯来说,这些代价是能接受的。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有人说这是俄罗斯核武库的消费降级,毕竟中程打击能力弱了,但洲际打击能力反而增强了。

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单纯的降级,而是资源集中的务实选择。海燕造价比图-160低多了,一架图-160的钱说不定能买十枚甚至几十枚海燕,维护保养也简单。俄罗斯现在国力不比从前,军费得花在刀刃上。

俄罗斯核武器新突破!轰炸机不造改搞导弹,1.4 万公里破拦截盲区

战略核力量的核心是能威慑、能打击,不是看武器够不够高端。与其在复产轰炸机上扔钱不见效,不如把资源放在海燕这种成本低、威慑直接的武器上。

至于周边几千公里的打击任务,苏-34M搭配KH101巡航导弹也能搞定,这么算下来,海燕还真成了最优解。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