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前主编Global丨外媒:从“欧猪四国”到增长引擎:南欧如何逆袭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05:59 2 admin
前主编Global丨外媒:从“欧猪四国”到增长引擎:南欧如何逆袭

2010年代初的欧洲债务危机勾勒出一幅大陆分裂的图景:以德国为首的财政负责的核心国家,与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组成的挥霍无度的南部边缘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被轻蔑地称为“欧猪四国”(PIGS)。

如今,角色已然互换。欧洲三大经济体深陷增长乏力的循环,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法国作为这场转变的震中,仍深陷财政与政治危机;英国则正考虑增税以缩小赤字缺口,同时避免引发市场恐慌。素以节俭著称的德国和荷兰正增加债务,尽管其负债水平较低。

与此同时,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已成为欧洲经济增长中难得的亮点,这些十五年前曾面临破产危机的国家(如希腊)如今财政收支已基本平衡。

高盛高级经济学家菲利波·塔代表示:“南欧国家在主权债务危机后完成了财政方面的‘家庭作业’。这些国家的财政前景都比法国,甚至比荷兰和德国更为谨慎。”

这种角色转换或许是危机带来的意外结果——当年希腊、葡萄牙等南欧国家为获得纾困贷款,不得不实施痛苦的财政紧缩政策。

强加给南欧的紧缩计划留下了深刻伤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希腊经济规模仍比危机前缩水约五分之一,该地区失业率也居高不下。但各国被迫推行了提高退休年龄、精简官僚体系、产业私有化和劳动法改革等结构性变革。

“当前欧洲表现较好的许多国家都曾接受过救助计划,”标普全球评级欧洲分析师弗兰克·吉尔表示。他指的是由IMF或欧洲债权人强制实施的紧缩计划。“相比15年前的经济结构,这些国家已经显现出更强的韧性。”

欧洲的实际GDP增长

前主编Global丨外媒:从“欧猪四国”到增长引擎:南欧如何逆袭

IMF数据显示,西班牙去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达3.5%,增速居发达经济体前列。希腊增长2.3%,是法国和英国增速的两倍多。德国经济则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

旅游业强劲复苏是南欧国家表现优异的部分原因。这些国家还获得了欧盟提供的数千亿欧元赠款和贷款,用于资助意大利的海底电缆项目、希腊的电网升级改造以及西班牙的高速互联网建设。

但高盛经济学家塔代伊指出,利好南欧的经济变革更为深远。米兰、里斯本和塞维利亚已崛起为蓬勃发展的科技、金融与创业中心。曾经由低附加值工作主导的劳动力市场,如今正增加技术岗位,这将提升整体生产率。

各国政府如今对财政支出上限及突破上限可能引发的市场后果也更加敏感。意大利总理乔尔吉娅·梅洛尼在2022年以减税和提高养老金为竞选纲领上台执政。但这位右翼领导人将财政审慎置于首位,以安抚意大利脆弱的债券市场。她已着手控制预算赤字,预计明年该数字将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

IMF近日对这份预测表示赞赏。“这太棒了,”IMF欧洲部副主任赫尔格·伯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还称赞了去年“非常出色”的预算表现。

如今陷入困境的反而是欧洲核心国家。以贸易和工业为核心的西欧增长模式,正因美国关税以及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中断而遭受冲击。

欧洲各国政府在疫情和能源危机期间大量举债,如今正努力整顿财政秩序。南欧国家基本将赤字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北欧国家在经济增长疲软的情况下苦于增加财政收入,财政状况正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欧洲政府的预算赤字

前主编Global丨外媒:从“欧猪四国”到增长引擎:南欧如何逆袭

法国今年财政赤字预计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而疫情前这一比例仅为2.4%。英国、奥地利和比利时的预算缺口均超过4%。

德国计划投入高达1万亿欧元(约合1.15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开支。此举虽有望刺激经济增长,但将使其财政赤字远超欧盟条约规定的 3%年度上限——该条款是在时任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坚持下写入条约的,为欧元区成立铺平了道路。

未来几年,随着各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国防承诺、绿色能源转型支出以及债务利息支付激增等问题,支出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长。但迄今为止,削减福利国家规模以满足其他支出需求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过去一年间,法国已有三届政府因削减支出计划倒台。10 月初辞职但数日后再度获任的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宣布,将暂停实施马克龙标志性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改革计划。

标普分析师吉尔表示:“各方显然都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但问题在于具体措施尚未达成共识。”这种僵局导致标普上个月意外下调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法国政府负债率预计将超过意大利..而英国则超越了希腊,德国和葡萄牙的经济走向则趋于一致

经济增长乏力,选民们心怀不满,逐渐转向极右翼和极左翼政党。这种政治分裂加剧的局面,使得就痛苦的经济政策达成共识变得更加困难。

欧亚集团欧洲事务董事总经理穆塔巴·拉赫曼表示:“极具挑战性的财政政策与政治稳定之间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在法国、英国和潜在的德国,公共财政困境加剧了政治不稳定,使得改革更加难以推进。”

有人质疑,欧洲央行等机构在金融危机后及疫情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是否应承担部分责任。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家庭和政府的借贷成本,帮助经济体度过了危机。但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央行支持措施给政府制造了“道德风险”,降低了政府平衡预算或应对债务累积的紧迫性。

“目前还没有国家到达临界点,部分原因是欧洲央行在幕后兜底,”拉赫曼说,“但或许只有到达临界点,才能真正应对这些缓慢累积的挑战。”若不采取行动,无序危机的风险将不断攀升,潜在长期损害也将持续扩大。

英国也在努力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和激增的支出。首相斯塔默今夏在工党内部议员反对后,搁置了削减部分残疾福利的计划。未来几周,政府将公布主要依赖增税而非削减支出的预算方案。英国政府承诺在本十年末平衡预算并减轻债务负担,但经济学家对这些目标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

法国资产管理公司Amundi的全球宏观主管马哈茂德·普拉丹表示,欧洲国家目前并未面临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尤其是德国债务负担相对较低,占GDP的64%。法国的借贷成本今年大幅上升——甚至超过了意大利——但政府在为债务寻找买家方面并无困难。

但他警告称,那些现在过度支出的国家可能会在未来危机中束手无策。

“真正的障碍在于,欧洲将缺乏应对未来冲击的财政空间,”他表示。“各国政府不能袖手旁观,但在未来冲击中,各国政府很可能不得不认真权衡取舍。”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