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0日 16:54 1 cc

央广网长春10月9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国庆中秋假期“双节”叠加,吉林省文旅市场热力拉满。全省以丰富供给、精细服务、严密监管为支撑,实现旅游关注度、市场热度、景区人气、消费收入“四上升”。据银联商务大数据测算,假期吉林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473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252.9亿元,文旅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交通动脉带火沿线:沈白高铁+G331撑起“半边天”

沈白高铁通车、G331国道文旅价值释放,直接带动通化、白山、延边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沿线地区旅游。据银联商务公司大数据测算,长白山管委会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1%,长白山景区单景区接待超22万人次,成功跻身同程旅行与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首日全国景区热度TOP10”,全域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其中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入住率接近100%,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入住率保持90%以上。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鸭绿江国门景区人头攒动(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沿线小众目的地同样“出圈”:集安市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4.9%,创历史新高,鸭绿江国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6%;白山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度假区、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四保临江纪念馆游客量分别同比增长94%、31%、216%;抚松、临江、长白、集安等县城多次出现酒店“入住率饱和”;珲春防川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0%,渤海古镇帝王蟹主题活动吸引近20万人次,龙井良田百世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超50%、海兰台朝鲜族民俗度假区国庆游园活动迎客近11万;安图上榜去哪儿网“全国热门县城目的地TOP10”,头山村游客增15%,和龙市光东村升级后游客量翻倍,延吉更入选马蜂窝“全国热门宝藏小城TOP10”,成为年轻人打卡新宠。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畔节日期间热闹非凡(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城市街区焕新出彩:文旅新场景成“吸客密码”

今年国庆,吉林城市文旅新产品强势“破圈”,特色街区成为假期最亮名片。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升级“新民漫游”“新民市集”“新民演艺”三大品牌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43.2万人次;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肆季南河岸线公园、“这有山”三大地标均接待超34万人次,春京西、栖乐荟接待超14万人次,莲花岛景区游客量同比增21.6%。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春京西精彩演艺吸引众多游客(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各地特色街区各展所长:四平市仁兴里街区接待游客、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8%、251%;吉林市玄天岭望云拾玖坊打造沉浸式古风市集,游客量增50.2%;悦动辽源欢乐荟接待超10万人次,翻新改造的“小什街”10月1日开街即火,累计迎客超40万;通化老城·龙兴里以“月满华诞共赴龙兴之约”活动带动游客增11.5%;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融合传统非遗展演与夜间DJ狂欢,吸引22.28万名游客参与;梅河口东北不夜城更创下日均接待超3万人次的纪录,夜晚灯火璀璨、人流如织。

主题旅游多点开花:赏秋、红色、文博游“齐升温”

秋日吉林风光与特色主题游碰撞出别样火花。全省5A、4A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3%,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9%;查干湖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7%;长春净月潭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9%;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8%;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松花湖风景区、北山风景区分别接待游客分别同比增长177.9%、18%、56.7%;辽源动植物园、黑金小镇均接待超15万人次;白城嫩江湾、向海等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3%;通化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同比增长17.9%,辉南龙湾景区同比增长123%;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靠民俗演绎、禅茶体验及门票优惠迎客超16万;梅河口海龙湖景区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2.7万人次。乡村旅游同样亮眼,全省5A、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接待游客、出游花费分别同比增长16%、14%,等级旅游民宿游客量同比增长38%。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辽源黑金小镇人山人海(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开展40天迎来5万观众,假期日均接待2000人次;长春市美术馆“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人气爆棚;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接待4.8万人次(同比增长56%),杨靖宇烈士陵园游客量同比增长122%,红色记忆唤起家国情怀。

博物馆游成“文化新宠”:全省26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推出72个特色展览、120项主题活动。伪满皇宫博物院接待15.54万人次(同比增长3.8%),延边博物馆同比增长69%,10月3日单日接待1.8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长影旧址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吉林市博物馆分别接待4.4万、2.57万、8.87万人次,其中吉林市博物馆同比增长7.4%,文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市民游客去伪满皇宫博物院打卡(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美食住宿“双火爆”

吉林文旅热度直接带动消费市场繁荣。餐饮方面,长春两家老字号入围高德扫街榜《国庆指南:全国TOP100餐厅》,元盛居(生态大街店)列第14位,状元阁烧烤(新华路总店)列第21位;吉林市河南街商圈焕新后,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3%、77.7%;集安特色美食“火盆”搜索量涨80%,“集安早市附近酒店”成美团旅行“早市附近酒店”国庆前夕搜索TOP1,搜索量同比涨185%;松苑咖啡馆、人民广场人民咖啡馆、G331沿线龙井古树咖啡馆,成为游客打卡“网红地”。

松花江畔涌新潮  |  双节“吉林热”持续升温:赏秋、红色游齐爆,全网20亿次围观

集安火盆街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游玩(央广网发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住宿与客源同步增长:美团数据显示,到访吉林的外地游客同比增长16%;携程数据显示,全省酒店业务间夜量同比增长36.1%,从城市酒店到乡村民宿,均呈现“一房难求”的火热态势。

全网传播破圈吸睛:20亿曝光量擦亮“吉林名片”

这个假期,吉林文旅凭借“交文旅”融合传播策略,打造“央媒引领、新媒体共振、话题引爆”的立体传播格局。中央重点媒体发稿超200篇,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共同关注》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核心平台,多次报道长春新民大街花车巡游、吉林市中秋赏月雅集、长白山高铁首发、松原查干湖篝火、延边光东村稻田等30余个典型案例,持续扩大影响力。

社交媒体营销同样亮眼:全省多地联动抖音、快手、微博,整合旅游达人、网红资源打造城市IP,实现全网曝光量超20亿次。创意短视频《在吉林,什么是高》单条播放量破5000万次;#长白秘境吉线331、#人民为高铁剪彩、#长春动植物公园、#蛟河拉法山日出发布会、#有一种生活叫梅河(辽源)、#延吉公主等话题,30余次登陆各大平台同城热搜热榜,实现文旅市场热度与品牌影响力“双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