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7日 12:03 3 cc

【来源:每日商报】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十五奎巷,黛瓦白墙,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城隍牌楼巷,坐落于吴山南面的山脚下。这条一眼望得到头的巷子,虽短,却承载着杭州悠久的历史文脉。

巷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有趣的说法。

其一,这条巷子原来叫作“石乌龟巷”。清末藏书家丁丙所写的《武林坊巷志》中提到过:“吴山新雨道少人,石龟巷古无风尘”。因当时巷子里有一座石龟的雕像而得名。但“石乌龟”毕竟不雅致,便取其谐音“十五奎巷”。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另一种说法则与一次武举考试有关。《钱塘县志》中记载,明嘉靖年间,这里的居民多喜爱骑马射箭习武。在一次武举考试中,竟有十位考生同时中举,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们对此赞不绝口,故称十武魁巷,后谐音为十五奎巷。至今,仍有一些考生在考前来这条巷子走走,期盼沾得几分“状元喜气”。

巷名的真实起源虽是个谜,却为这条巷子增添了一抹别致的色彩。

十五奎巷历史上曾是庙宇集中的地方,众多百姓为颂扬和怀念贤士而建的庙宇曾错落分布于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隔巷相望的施公庙与伍公庙。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施公庙又称忠义祠,被尊为“吴山第一庙”,供奉的是南宋义士施全。施全因不满秦桧奸邪误国,决心刺杀秦桧,可惜行刺未成,就义前仍大义凛然,历数秦桧罪状。百姓为了感激他的忠义而立此祠。施公庙在城市变迁中多次重建,20世纪20年代时被改做了民居,现位于十五奎巷32-33号,已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昔日烟火鼎盛的庙宇虽多已不存,但其承载的故事与精神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巷子的青石板路上。

这里也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沿着青石板街道,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摊和精美手工艺品摊位依次排列,叫卖声此起彼伏。从老牌奶茶到老奶奶手工编制的竹篮子,许多老铺和老物件都保留着杭城最原始的记忆。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巷内的建筑也颇具风格。58号的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清末民初。该建筑为木结构合院式的建筑形式,平面呈矩形,马头墙高耸,青砖黛瓦,配以石库门,充分体现了浙北古居民的建筑特色。

经过多次改造后,58号建筑现已成为暄和·吴山居酒店,因坐落在吴山脚下而得名。恰巧此名与南派三叔笔下《盗墓笔记》中的“吴山居”不谋而合,加之建筑本身极具特色、历史感厚重,吸引了不少粉丝扮成书中的“无邪”前来打卡,成为了此巷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十五奎巷 吴山脚下,从十武魁到市井烟火

十五奎巷,就像一位隐于市井的述史人,以黛瓦白墙为纸,以烟火人生为墨,安静地书写着杭城百年不变的诗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