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得比工资涨得快”——2023年12月,北京白领王骁体检报告亮红灯:腰臀比0.92,内脏脂肪等级14,医生一句“再晚半年就糖尿病”把他踹进减脂圈...
2025-10-30 0
人口大国也遇上了人口难题!
2022年,我国出现了自1962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形势,人口死亡率高于生育率。
此后,2023、2024年,我国皆为人口负增长形势,去年全国新出生954万人,而死亡人数高达1093万。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张震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的李强研究员表示: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而这死亡高峰则是三个因素造成的。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根据张震教授的说法,我国将迎来死亡高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婴儿潮”。
所谓婴儿潮,就是生的孩子太多了。第一次婴儿潮区间大概是1949年到1958年,十年下来光是活下来的新生儿就足足有1.8亿左右。
这段时间新中国成立不久,虽然各个方面都百废待兴,但好歹不像战乱时那样整天担心啥时候没命,大家生孩子的意愿就多了不少,并且因为社会稳定,夭折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而第二次婴儿潮大概是1962年到1975年,我国用十几年的时间又生出了上亿的新生儿,并且每年平均生的孩子足足有2600万人左右。
这次发生婴儿潮的原因大概是我们离开了灾荒,经由政策调控,我们的温饱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并且由于我国需要补充劳动力等问题,相关政策还鼓励生育,生的孩子自然就越来越多。
至于为什么这些婴儿潮会导致我国将迎来死亡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年的这些婴儿如今已经成了老年人,身子骨慢慢弱了不少。
比如1949年出生的人,现在已经76岁了,1958年出生的也有65岁,在这个年份区间的人也就在65岁到76岁区间,数量庞大又年老体衰,就算我国医疗科技已经十分厉害,在这么大的基数面前,死亡率还是会有所提高。
事实上,到了2023年,这些老人数量就已经相当庞大,光是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就逼近3亿,占比总人口已经到了21.1%。
而两年前的死亡数到了1110万,去年1093万,死亡人数已经相当庞大,为死亡高峰奠定了基础。
除了婴儿潮的原因,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将面对死亡高峰。当然,不是说这些年轻人胡作非为,而是和那些婴儿潮的人一样,是被动的参与其中。
大概是从1979年开始,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已经相对庞大,为了避免资源不够用等问题,我们开始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并且还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之后虽然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改变,但一直到2015年,顶多也只是提倡生育两个子女而已并不是很多,与之前的大生特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一来,我们的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那些计划生育年代的新生儿也就越来越少。
到现在,这些人成了年轻人或中年人,对比经历过婴儿潮的那些老人,占比数量会有所降低,死亡数就算不多,死亡率也会显得很高。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年轻人越来越变得不想生,也会导致老年人占比过多,从侧面让死亡率显得很高。
究其原因,还是生活压力太大了,现在一提结婚生子,就离不开买车买房,可真正能全款买下房子的普通人,其实算不上太多,都要还房贷车贷。
这还不算衣食住行用,或是对汽车、房子之类东西的保养费用,花的钱自然而然就多了不少。
而且想要多挣钱,一般人都会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可租房也需要不少费用,经济压力就更大了。
更别提现在各行各业内卷情况也比较严重,打工人都被戏称为“牛马”了,一天天累死累活的,身心压力也大了不少。
也就是说,现在他们连自己都不好照顾,就更别提有了孩子后,需要满足奶粉、学费之类各种开销后的生活了。
所以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结婚不如不结婚,生孩子不如不生,多生不如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儿将越来越少,未来等到那些婴儿潮老人一个个离开的时候,死亡率也会由此提高。
除了人的原因,导致我国将面临死亡高峰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因为医疗科技。
大家别误会,不是说医疗科技太差才导致了我国死亡率慢慢变高,而是说医疗科技太好了,让不少人最终面临的最大难题更多的不再疾病,而在变老。
以前的情况听老一辈的人讲过,那时候感冒、发烧这样我们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病”都能要了命。
加上那时封建迷信的情况也有不少,一些父母喜欢道听途说的“偏方”、“土方”瞎治病,各种因素的驱使下,那个年代什么年龄段的人死亡率都比较高。
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医疗科技的提高,在怀上孩子之前,我们就能够计算未来胎儿的身体情况,健康的自然能生,不健康的也能着手调理治疗,或是根据夫妻意愿直接打掉,孩子夭折的概率大大减少。
那些被生下的孩子就更不用多说了,医疗科技足以让大多数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童年。
加上现在我们的腰包富起来了,生了病也有能力去医院接受治疗,尤其是老年人。
这些年龄段的人因为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免疫力会有所减弱,也就更容易得病,但多亏医疗科技,他们有很多人都可以寿终正寝,再不济就是因为一些慢性病而死亡。
而慢性病都叫“慢”了,患有这些病症的人也一般是老人,不会太影响大范围死亡的年龄。
他们能获得更久一点,甚至寿终正寝,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这也让上面的两个因素更加集中,简单来说就是让那些在婴儿潮的老人更容易在未来某个寿命极限去世。
如此一来,人口死亡率就很有可能会达到一个比较集中的峰值。
其实这么一看,我们要面对人口死亡高峰也算不上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种趋势,等这个趋势一过,我们的人口说不定会来到一个比较健康的情况。
再说了,死亡毕竟是自然规律,我们与其恐惧死亡,还不如好好想想怎样让人们活的舒适,走的安心。
比起那些纸面数据,还是这些来得实在。
界面新闻-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专家呼吁加快安宁疗护体系建设|最新研究
百度百科-计划生育
相关文章
“肚子大得比工资涨得快”——2023年12月,北京白领王骁体检报告亮红灯:腰臀比0.92,内脏脂肪等级14,医生一句“再晚半年就糖尿病”把他踹进减脂圈...
2025-10-30 0
京武功夫如是说:松溪派内壮功法体系中有一个基功,与通背猿的膀子功,拍打功相近,虽不主修,闲暇之余也偶尔抱抱膀子,铲铲膀子。抱膀子是与大学同学交流所得,...
2025-10-30 0
2025年10月27日,广州法院公布一则执行信息,于谦新增111万元恢复执行记录。这一信息迅速在网络平台传播,引发公众关注。该执行源于于谦持股10%的...
2025-10-30 2
2025年四中全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几个字重磅出炉,再结合经济学界热议的“人口红利到十字路口”,一个藏了40年的真相彻底露馅。人口红利和内卷...
2025-10-30 2
膝盖疼得上下楼都扶墙,爸妈却还在客厅跟着短视频练“云手”?3月28日,北京体育大学发布改良太极临床数据:12周“太极康复六式”让术后老人关节活动度飙涨...
2025-10-30 2
近些年,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商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食用油、生活用纸、洗漱用品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此外,过去在外面吃个盒饭只要15-16元,...
2025-10-30 2
HR递过来的离职协议,薄薄几张纸,却感觉有千斤重。上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变得无比陌生。“组织架构优化”,多么标准,多么冰冷的词汇。我...
2025-10-30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