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记得吃顿饺子! 01 找一个太阳好的日子,坐在朝南的窗户下,晒晒太阳发发呆。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
2025-11-07 0
早上小区广场上,跳广场舞的阿姨们舞姿轻快,跑道上一圈圈快走的大叔们汗流浃背。不少人一边走一边讨论:“控制血糖嘛,医生说每天快走个四五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学医之后我才明白,快走和慢跑确实有益,但对稳定血糖来说,并不是最优解。
真正效果更好的那种运动,很多人却没怎么注意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控制血糖不是“多动”就好?哪种运动才是更科学的选择?以及,它到底怎么做才对?
说到底,控制血糖的关键,不只在于运动量,更在于运动方式。
很多人以为,只要出汗、累、走得够多,血糖自然就稳了。但运动的“质”比“量”更重要。尤其是对中老年朋友来说,选择对身体友好的方式,远比一味追求步数有效。
这时,抗阻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量训练”,才是那个被忽视的主角。
别急着排斥,“抗阻”听上去像健身房里的大器械,其实生活中很多简单动作都属于它。比如说,靠墙静蹲、弹力带拉伸、扶椅起坐,甚至提一桶水反复上下也算。
这类运动的核心,是增加肌肉力量,而肌肉,正是调节血糖的“仓库”。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身体里最大的葡萄糖储存器官,不是肝脏,而是骨骼肌。
肌肉越多,胰岛素工作越轻松,血糖也更容易被“拉”进细胞里去。这就是为什么,增强肌肉比单纯出汗更关键。
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会自然下降,一旦下降,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也会跟着变差。
这时,哪怕你每天走得再多,身体也“调动”不了足够的葡萄糖来用。
而抗阻训练,恰恰能把这个趋势逆转。研究显示,坚持做力量训练的人,哪怕每次只做20分钟,每周两三次,也能显著提升葡萄糖代谢率。
最妙的是,这种训练对心肺负担小,适合体力一般的人慢慢加量。
而且它的“后燃效应”也强。什么意思?就是你练完以后,身体还会持续消耗热量,血糖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平稳。
这点,是快走慢跑比不了的。
快走和慢跑,虽然能短时间内消耗糖分,但一停下来,效果就结束了。而抗阻训练之后,血糖调节的“发动机”还在运转,就像装了蓄电池。
有些人会担心:肌肉训练是不是太累,怕伤关节?其实不然,很多动作都可以“低负荷高频率”。
比如说坐姿抬腿、扶墙俯卧撑、弹力带推拉,都是非常温和的方式。
关键是动作标准,而不是负重大小。
哪怕你拿两瓶水当哑铃,只要动作到位,也能有效刺激肌肉。抗阻训练还有一个额外好处,就是减少内脏脂肪。
很多人血糖不稳,其实和“肚子里那一圈”脱不了关系。内脏脂肪堆积,会影响胰岛素的工作,导致血糖反复波动。
而力量训练对减这部分脂肪尤其有帮助。相比之下,单纯跑步或快走,更容易先消耗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反而动得慢。
所以说,抗阻训练是治标又治本。运动不是万能钥匙,还要看你怎么配合。最好在两餐之间运动,这时血糖相对稳定,身体更容易动用储存的糖分。
而且运动前吃点蛋白质,比如鸡蛋、豆腐干,能帮助肌肉修复,也能稳住运动时的血糖波动。运动后不要立刻坐下不动,适当拉伸一下,有助于预防肌肉酸痛和血糖骤降。
有些人会说,那我再加点有氧呢?会不会更好?
其实二者结合更理想。你可以把抗阻训练作为主菜,有氧当佐料。先练10分钟力量,再快走15分钟,这样安排,既能提升胰岛素利用率,又能提高基础代谢。
但顺序很关键。先抗阻后有氧,效果会比反过来更明显。因为力量训练先激活了肌肉细胞,有氧运动才能更有效调动糖分。
说白了,抗阻训练就像点火,有氧运动像踩油门。
点火不成功,再踩也没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不规律运动反而容易让血糖波动。很多人周末拼命练,平时一点不动,这样周期性的“刺激”和“冷却”会让身体难以适应。
稳定血糖,靠的是“频率”而不是“强度”。就像吃饭要规律,运动也要有节奏。
每周3到4次,每次20分钟左右的抗阻训练,比一周一次的高强度更稳定、更安全。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睡眠和训练关系很大。
你睡不好,肌肉恢复就差,第二天血糖也更容易飙高。别熬夜。睡前拉伸几下、泡泡脚、关掉手机蓝光,能让你的训练成果更长久。饮食上也别忽视。
不少人练完觉得“辛苦了,得补点”,结果一碗甜粥下肚,前功尽弃。运动后补充优质蛋白和少量复杂碳水更合适,比如鸡蛋+半片全麦面包。
这样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拉高血糖。回到标题那个问题:为什么快走慢跑不是最优?
不是它们没用,而是它们不是最适合中老年人稳定血糖的方式。尤其是肌肉量已经下降的人群,更需要靠抗阻训练来“拉一把”。它才是那个稳住血糖的“底盘”。
运动的选择,最终还是要看个人体质和习惯。但如果你一味依赖快走慢跑,而忽视了肌肉的作用,那就是走了弯路。
学医后我才明白,稳定血糖,不是动得多就行,而是得动得对。别再把抗阻训练当成年轻人的专属,它其实才是中老年人最值得投资的“身体资产”。
每天20分钟的坚持,远比每天多走几千步更有价值。
别等到身体出问题才重视,那时再练,难度可就大了。
与其盲目追求“走多少步”,不如从今天开始,练一练真正有用的动作。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2. 《运动促进血糖控制专家共识(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文章
今日立冬,记得吃顿饺子! 01 找一个太阳好的日子,坐在朝南的窗户下,晒晒太阳发发呆。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
2025-11-07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红星新闻报道的一则消息,让人读后倍感沉重。贵州毕节24岁的外卖员王某,在10月20日凌晨不幸猝死在自己的住所,医生推断事...
2025-11-07 0
未及细细品味官鹅沟那幅绚丽的秋日画卷立冬的微风已悄然为它卷起最后一角连绵起伏的山峦间树叶在秋的催促下或黄或绿地交织在一起绿茵茵的湖水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2025-11-07 1
练瑜伽把腰闪了才刷到这条,原来不是骨头脆,是激素在搞鬼。 202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公布《女性柔韧度波动曲线》,直接把排卵期标成“开挂日”,当天...
2025-11-07 1
前天开始,乌鲁木齐雨雪已不间断地下了近30小时,降雪量已超37毫米,达特大暴雪级别,如此降雪强度也是打破了当地11月纪录。不只乌鲁木齐,新疆阿勒泰地区...
2025-11-07 1
山西运城“男孩被生母及继父虐待致死案”有了最新进展。被害男童生父张先生在其社交账号发帖,公布了该案11月7日开庭的消息,该案再次引发网友热议。记者了解...
2025-11-07 1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6日在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上驳斥美国代表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在当天的安理会会议上,美国代表两次发言,指责中国碳排放量巨大,...
2025-11-0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