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期,故宫、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热门场馆再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据报道,故宫七天之内的门票均已约满。为满足更多游客欣赏文物的需求,多家博物馆推...
2025-07-24 0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 如果把时间拨回三年前,乌克兰的人口大约还有4300多万。那时候经济虽不景气,年轻人大量外流、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却好歹还能维持稳定。三十年来,这个东欧大国的人数一路从独立初期的5200万跌到战前——这种下滑虽堪忧,却相对缓和。
然而,2022年俄乌爆发军事冲突后,一切戛然而止。战争将原本慢性的“隐疾”变成了急性“重症”,人口骤降的速度令人咋舌。究竟,现在还有多少乌克兰人在这个国家生活?
骤减的人口:现实比数据更冷酷
想确切知道乌克兰目前的常住人口并不容易——官方数据严重滞后,统计工作在炮火硝烟下难以为继。不过据联合国、国际组织与多方专家分析,截至2024年,乌克兰实际居住人口很可能已剩下3000万到3500万,甚至进一步缩水。过去三年里,最少已损失一千万人。
这一数字背后,是多层次的人员流失和伤亡:联合国难民署报告称,至2024年初已有超过650万乌克兰人逃往欧洲各国,境内还有上百万人被迫迁徙至西部安全地带。倘若多数难民不再归国,人员流失变成永久折损,乌克兰相当于在短短数年间失去了一个大省的全部人口。
战火下的直接与间接冲击
战争对人口的打击绝非单一层面。首先,是直接伤亡。尽管官方数字遮掩,联合国人权办公室报告称至2024年初确认的平民死亡就已超万,受伤人数两倍于此。而士兵伤亡,更是难以透明,保守估算也已达十几万乃至二十万。部分东南部被俄罗斯控制地区还存在数百万常住人口的“转统”,他们或流离失所,或被划归俄方数字。
间接影响尤为深刻。自冲突爆发以来,大批母亲与儿童横跨国境寻求庇护;短短数月,周边诸多国家成了乌克兰家庭新的落脚点。许多人在东欧找到新生活,极可能再无回归之意——没有可住的房屋、无法寻找工作,也不再有基本安全。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欧洲开启的新人生几乎让回国无吸引力。
同样无法忽视的是生育断崖式下跌。战前乌克兰本身生育率就偏低(仅1.2),远不及保障人口稳定的2.1。战争后,这一数字雪上加霜:2022年全国新生儿较上一年直接锐减三分之一,随后年份仍未见起色。经济松动,医疗服务瘫痪,谁还敢生养?无论短中长线,人口结构的创伤已经定格,复原会异常漫长。
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社会困境
数量锐减影响的不只是人口统计表,更是乌克兰的未来。失去关键劳动力人口之后,工农业生产均告吃紧。粮食出口曾是乌克兰的支柱,但如今农业劳动力大幅流失,产能全面下滑。2023年谷物出口缩水三成,间接拖累整个经济。
大量青壮年外流,不但令经济难以恢复,还导致社会抚养压力飙升。乌克兰本就老龄化严重——战前65岁以上人口比例近30%。如今,留守的多为老人与孩子,养老金体制不堪重负,未来养老保障难有底气。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征兵难题进一步困扰着军队。适龄人口日益稀缺,弥补前线损失愈发乏力,形成恶性循环:人口越来越少,战场局势越发艰难,更多人离开本土。
社会活力大幅下降,日常社区逐渐空心化,城市因居民流失而荒芜。身心俱疲的国民,对前景日渐绝望,国家凝聚力危机重重。丧失人口的乌克兰,即便不亡国,也似幽魂。
未来路在何方?
可以预见,若战事持续,乌克兰人口或跌破2000万,经济恢复遥遥无期,社会结构性危机深化,危险程度不断升级。俄罗斯的战略压力与潜在领土扩张野心,更让风雨飘摇中的乌克兰顿失屏障。
而唯一的转机,只能寄希望于和平实现。若能尽早停火,部分流散人口或许会选择归来。在国际援助和改革政策扶持下,逐步修补创伤——不过,这不仅需要巨额投入,更需强有力的吸引措施,以及时间的修复。
即使如此,失去的一千万甚至更多人口,充实回归绝非易事。参考波黑等战后国家经验,走出战争阴影至恢复到从前人口水平,动辄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乌克兰的路只会更难。
战争让原本脆弱的乌克兰彻底陷入“存亡”悬崖。三年间人口锐减、难民潮、水深火热的生育率低迷、经济断崖、社会空心化,无一不是沉重负担。人口持续流失之下,国家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灭国危机”。未来如何,端看能否尽快结束战火、塑造新吸引力、赢得复苏窗口,否则唯有随风而逝。
(声明: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又到暑期,故宫、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热门场馆再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据报道,故宫七天之内的门票均已约满。为满足更多游客欣赏文物的需求,多家博物馆推...
2025-07-24 0
古往今来,古槐都有一种象征人美好品质的寓意。特别是对于武威人,大概从很早以前就有一种槐树情怀,在武威的许多景点或者古建筑附近大概都会发现古槐的身影。首...
2025-07-24 0
车行张家湖文/吴大升湖北省天门市是茶圣陆羽故里,是著名的侨乡、棉乡、状元之乡。同时,还因这里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盛产水稻和各种水产,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025-07-24 0
文|张智辉《东坡志林》里记载着一则苏轼爬松风亭的旧事:他与友人登山,“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话音未落,“如挂钩...
2025-07-24 0
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最著名,最熟知的,就是伟人在井冈山时期的三年斗争中的创造性总结,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正是这个军事思想的提出,...
2025-07-24 0
在鲁西南腹地古老的运河蜿蜒而过将千年儒风与碧波稻香晕染成一幅灵秀画卷这里,是孔子首仕之地儒家智慧在此沉淀传承畅游齐鲁 “县”在出发今天一起走进京杭水脊...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