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排行榜 2025年10月17日 05:57 3 admin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夕阳西下, 高高的烽火台上一轮斜阳的光芒像燃烧着的火炬, 照射着塞外边关, 一股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历史沧桑感顿时注到心头。 尽管不是最好的拍摄时间和角度, 但我还是拿起相机记录下了金山岭长城 的此时此刻。

六月去河北, 朋友介绍说他的家乡坝上的风光最美, 但时间是七月到九月。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于是一直留着这份念想等到七月。 行前, 多方打听坝上的情况, 但得到的结果是坝上九月份最美。 有这么一次机会, 去什么地方呢? 有人推荐金山岭长城。 上网一查, 始知金山岭长城原来是和司马台长城齐名的明长城之一。 摄友们一直推崇它, 网上的照片也美极了。 于是下 了飞机就直奔位于承德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 两小时的高速公路行驶, 不经意间我们的车已停在长城入口。

车子撂在一农家小院, 行李放在车上, 拿了相机就直奔金山岭长城的西岭, 一阵紧急爬山, 抵达长城根。 沿着陡峭的长城的阶梯我们拾级而上。 此时已是落日时分, 为了抢下长城的夕照, 来不及细看长城的细节, 我一口气爬上 一个又一个烽火台, 在相机里留下了金山岭的第一瞬间。 天暗了, 我们方拖着疲惫的步子从长城上下来, 在一家段久军先生小 店停下来, 点了一通北方菜, 诸如红烧肉炖粉条。 与所有的景区相比, 这里的人厚道, 点了几道菜后就说够了。 菜很好吃, 招待我们的小媳妇说菜是她舅舅烧的, 并指着餐厅里挂着的大照片说: “这也是我舅舅拍的!” 后来才知道, 这里对外经营的农家小院的主人, 既是农民, 又是摄影人, 他 们的家里挂着不同季节拍摄到的金山岭长城。 这些照片既招徕客人, 又增添了客舍的氛围。 这些主人都有着拍摄金山岭的丰富经验。

我们住宿的海军农家院老板周海军就打电话给一个正在司马台的摄友, 告诉他这里正在 下雨, 会有好天气。 果然两个钟头后他就带着人上山去了。 我们吃饭时和另一叫刘振秀的农家院主人说好, 第二天他陪我们上山。 第二早2:30我们就被闹钟惊醒, 老刘已开着他的家用摩托车来接我们了。 坐着他的车直抵山脚, 然后打着手电跟着他, 沿着山路, 高一脚低一脚地 上了山, 顺着长城根摸索着走了好一阵子方上了长城, 转了两个烽火台后 又翻越城墙到了一个小山包。 老刘说, 这是拍长城的最好角度了。 我们最先抵达, 占据了最好的位子。

天还黑着, 四百多年前, 曾有一个士兵也是在这子夜时分伫足在某个烽火台的瞭望口, 警惕地盯着北方, 他会想到数百年之后一群人和他的目的不一样, 疯也似的守在这里看东方日出吗? 影影绰绰之间, 更多的人集合到了山包上。 三脚架一个挤着一个, 长 枪短炮纷纷对着远山。 天渐渐亮了。 可惜浓雾密布, 远方的长城混沌模糊。 东方的太阳也开始若隐若现, 但没给摄友们更多的机会。 犹如钓鱼抬了滑竿, 不到九点, 大家纷纷下山。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回到农家小院, 我上网查了滦县的天气预报, 有阵雨———对摄影来说, 这似乎是一个机会———要留下来就是要赌一把, 于是睡觉补瞌睡。 中午时分不停地打雷, 雨一直下不来, 直到午后才逐渐逐渐下起来, 而且淅淅沥 沥下个不停。 我们早早地到了段久军的农家院, 要了茶, 看雨听雨, 并决 定这个傍晚不上山。 还是点了当地菜, 享受着宁静———这里的美不亚于法国的普罗旺斯, 它集合了历史、 安祥、 宁静、 美景和当地人的朴实, 组成了一组风情画。 它只是少了些浪漫, 但我宁愿它长此以往。

雨下着, 老刘从街对面走过来说, 明天有希望。 有希望吗? 谁也不敢说。 反正赌一把, 我和老刘再次约定明早三点半出发。 凌晨, 闹钟响过。 我推开窗子一看, 雨停了, 雾很大, 但一轮明月悬在天上, 些许云层包围着月儿。 这种天气应该很好。 老刘开着农用摩托来接我们, 上到半坡, 往远山一看, 云层低低地压 在山脚, 像是静静的处子, 这让我又高兴了许多, 脚下的步子加快了, 腿好像也不酸了。 整个长城十分静谧。

我又是第一个抵达小金山的人。 翻过城墙, 再次放好脚架, 静候着一 个美妙的时刻到来。 我又回到了400多年前, 默默地沉思着, 一个士兵像我一样…… 这时, 远处树林里晃动起灯光, 渐渐地有了人声。 过不了一会, 陆续有发烧友翻过城墙挤到我们旁边, 甚至来了一伙老外, 席地而坐, 用酒精 炉煮起咖啡。

天渐亮了。 刚才静如处子的卧在山脚的云层仿佛醒了一样开始伸懒腰, 开始动作。 长城如龙舞在青山之上, 白云如哈达萦绕龙与青山之间, 神秘、 磅礴、 旷远, 犹如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天还暗着, 看着云雾蠢蠢欲动, 唯恐美景转瞬流逝, 我把相机的ISO调整到800开始拍摄, 并随着光线增加调低ISO至100。 为了体现长城的壮 美, 我开始接片, 一组又一组。 同行的朋友说, 今天运气太好, 拍到大片了! 山头上一片相机咔嚓声。

这天是星期一, 人相对少, 拍摄的感觉更好。 日头渐高, 那些老练的摄友拔腿走了, 我却依依不舍。

金山岭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 它更像一个战场, 那些观察口、 掷弹孔、 射击孔十分细腻, 孔洞的砖头上还雕着花纹, 比起居庸关更沧桑、 更丰富、 更精致、 更有变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化。 在烽火台上徜徉的时候, 我会想起在瑞士看过的一个 古堡, 一个将军的作战室。 我没跟上老刘下山的脚步, 而是细心地打量着这座历史的杰作, 那些美妙的细节足以让古建筑大师梁思成为之感叹。 我没有像很多发烧友那样 只关注风光大片, 而只是力图通过对细节的欣赏找到更丰富的历史的、军事的、 建筑的美学价值, 让自己对金山岭长城的拍摄从自然主义升华到更 满的理性认识中去。 与纯粹的摄影相比这一切显得更重要。

金山岭长城拍摄记

老刘送了我一本 《金山岭长城》, 还没来得及读。

我走下长城阶梯的时候, 我说金山岭长城太美了。 老刘声音提起来, 但平静地说: “哪儿的长城也比不上俺金山岭的长城!”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