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正式服役,这个消息刷屏的背后,藏着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当全世界都认为电磁弹射只能搭配核动力时,中国用常规动力就实现了这...
2025-11-11 0
2025年11月8日凌晨开始,俄罗斯那边直接来了场大规模空袭,把乌克兰的电力系统炸得七零八落,整个国家基本上都黑灯瞎火了。简单说吧,这次袭击不是小打小闹,俄罗斯用了各种导弹和无人机,直奔乌克兰的发电站、变电站和天然气设施而去,导致全国大面积停电,好多城市从那天起就没电可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己都说了,俄罗斯发射了超过450架自杀式无人机和45枚导弹,目标就是能源基础设施。这不光是军事行动,还带着点警告的意味,尤其是用了那些国际上禁用的导弹,感觉就是在对西方国家说,你们再帮乌克兰,我就可能动真格的,包括核武器。
俄罗斯国防部那边通报,这次行动是用高精度武器针对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和能源设施,作为对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民用目标的回应。袭击从11月7日晚间就开始了,持续到8日白天,导弹和无人机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乌克兰空军确认,波尔塔瓦州、哈尔科夫州、基辅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这些地方的能源和铁路设施都挨了炸。
特别是能源系统,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直接宣布,大部分地区得实行分时供电,因为发电设施全瘫了。哈尔科夫州的兹米耶夫斯卡亚火电站被炸,电站直接停运,周边地区黑了。基辅那边,有轨电车因为电力波动起火,城市一下子就暗下来了。
导弹类型挺多样的,俄罗斯用了18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10枚匕首高超声速导弹、3枚口径巡航导弹,还有那些伊朗产的沙赫德-136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顺着铁路线飞,专门炸车站和火车头,乌克兰铁路公司直接暂停了开往前线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列车服务,因为电力短缺加上前线逼近,铁路没法正常跑了。
一列从基辅到哈尔科夫的电力列车半路抛锚,当局只能用内燃机车拖到波尔塔瓦去。这事儿说明,乌克兰的交通和补给线也受重创,武器运输都成问题了。
最扎眼的还是那13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这些导弹是俄罗斯陆军从地面发射的,型号是9M729型,属于巡航导弹,能携带500公斤弹头,威力比那些小无人机大多了。为什么说“全球禁止”呢?因为这玩意儿违反了中导条约,就是那个冷战后美俄签的《中程导弹条约》,限制射程500到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
美国在2019年就退出了条约,指责俄罗斯偷偷开发这种导弹,俄罗斯当然否认,但后来也跟着退了。俄罗斯在2025年8月还宣布结束自愿禁令,现在直接用在乌克兰战场上,炸了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储藏设备和基辅州的设施。波尔塔瓦那边挨了9枚这种导弹加上5枚匕首,爆炸把储存设备炸毁了。
哈尔科夫的天然气厂和热电厂中了8枚伊斯坎德尔-M,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普里德尼普罗夫斯卡热电厂和巴甫洛格达化工厂也挨了10枚。乌克兰防空部队号称拦截了不少,但从全国大停电看,拦截基本失败了。
这13枚导弹的意义不只是破坏力大,它还带着核警告的味道。因为伊斯坎德尔-K设计上就能装核弹头,虽然这次用的是常规弹头,但俄罗斯就是在暗示,如果西方继续给乌克兰军事援助,甚至出兵,俄军可能会考虑战术核打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修改了核 doctrine,就是核使用门槛降低了,说如果非核国家在核国家支持下攻击俄罗斯,就能用核武器回应。这不就是在对美国和北约说,你们给乌克兰ATACMS和风暴阴影导弹打俄罗斯本土,我就可能核反击。
11月21日,俄罗斯还试射了一种新型中程弹道导弹Oreshnik,打到乌克兰的第聂伯罗,西方分析这是核威慑信号,虽然没装核弹头,但导弹能多弹头核打击。
乌克兰那边,袭击还炸了两个核电站的变电站,南乌克兰核电站和里夫内核电站的供电中断,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直接警告,这情况太危险了,核电站虽然反应堆冷停堆,但需要电力冷却堆芯和乏燃料池,不然可能过热释放放射性物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谴责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说这危及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那可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开始,俄罗斯就多次袭击乌克兰能源系统,尤其是冬天前,2022-2023年冬天就炸得乌克兰全国黑过好几次。2025年10月以来,这是第九轮大规模袭击了,俄罗斯用无人机和导弹组合,目标就是让乌克兰冬天没电没暖气,逼他们让步。
乌克兰能源部长斯维特拉娜·格林丘克说,能源系统部分恢复了,但停电是维修的无奈之举。公司所有火力发电站都停了,天然气公司也说基础设施遭重创。袭击造成至少4名平民丧生,伤亡更多,前线部队补给也受影响。
前线情况也没闲着。袭击同时,地面战斗激烈,俄罗斯军队在波克罗夫斯克(俄称红军城)方向推进,打击乌军阵地,乌克兰总参谋部说击退了69次进攻。库皮扬斯克方向,乌军挡住了4次攻击。俄罗斯国防部战报说,继续在工业区作战,击退乌军解围。冲突升级,乌克兰用西方导弹打俄罗斯本土,比如11月19日用ATACMS打布良斯克军事设施,俄罗斯就用这个作为借口回击。
国际反应挺激烈的。美国国防部说,俄罗斯提前通过核风险减少渠道通知了导弹发射,算是避免误判。但西方官员分析,这是在恐吓乌克兰和盟友。北约那边,秘书长说俄罗斯用核能力导弹不是游戏改变者,但会增加核危险。
欧洲多国和乌克兰在制定12点和平提案,想沿当前战线停火,但俄罗斯提交非正式文件,要求全面控制顿巴斯地区,拒绝冻结战线。10月27日,14个国家联合声明,呼吁俄乌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强调国际支持和平。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算是回应,但专家说这可能引发更大战争。
俄罗斯用禁导弹和核警告,意在施压西方减少援助,尤其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策可能变。俄罗斯结束中导禁令,部署更多中程导弹,对欧洲威胁大。乌克兰能源系统开战以来最严峻考验,发电能力降到最低,冬季危机在即。国际斡旋得加强,不然核风险真可能升级。俄罗斯的策略是冻结乌克兰,迫使让步,但乌克兰人民还在为生存扛着。
相关文章
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正式服役,这个消息刷屏的背后,藏着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当全世界都认为电磁弹射只能搭配核动力时,中国用常规动力就实现了这...
2025-11-11 0
散步,简单的日常行为,却能透露健康的秘密。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人散步的状态,往往反映着神经、血管及肌肉的健康状况,甚至可能提示某些慢性疾病的存在。医生发...
2025-11-11 0
在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的偏远村庄通邦庞古,一间飘着tabalien木香气的木屋藏着一件不寻常的宝物,屋主阿温先生从简朴的木匣中取出的那件弯曲金属器件...
2025-11-11 0
11月10日凌晨,多位影视编剧导演发文悼念知名影评人严蓬。有消息称,严蓬(网名“电子骑士” 于昨晚去世。今天,话题词#电子骑士#去世冲上热搜榜。影控传...
2025-11-11 0
时隔一个多月,中美通过第五轮经贸磋商和元首会晤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其中就包括了美国将50%穿透规则暂缓一年。据凤凰网11月7日的报道,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
2025-11-11 0
谈到中美博弈,中国的态度变化非常明显。过去,中国强调韬光养晦,不轻易出头;但现在,中国越来越强硬。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被一浪接一浪的美国挑衅逼出来的...
2025-11-11 0
2025年11月8日凌晨开始,俄罗斯那边直接来了场大规模空袭,把乌克兰的电力系统炸得七零八落,整个国家基本上都黑灯瞎火了。简单说吧,这次袭击不是小打小...
2025-11-11 1
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演员白百何与电影《春树》剧组的“隔空喊话”仍在继续。11月9日,白百何工作室发文,称《春树》导演与制片人此前的发声澄清是“自首式发言...
2025-11-11 1
发表评论